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A)

日期: 2024-06-03 高二上学期生物

单选题

试题详情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试题详情
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表示两种细胞。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细胞的内环境由①②③共同构成
B、 ③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
C、 ③中渗透压升高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
D、 ①②③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试题详情
下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示意图中涉及了4个神经元,其中2个是运动(传出)神经元
B、 抑制性神经元不释放神经递质,因此对后续的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
C、 股四头肌的收缩通过反射弧抑制了股二头肌舒张
D、 兴奋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试题详情
乙酰胆碱是一种能使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而收缩的神经递质。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试题详情
小龙虾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突触,这种突触间隙极小,仅有2〜3nm。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方向可能是双向的
B、 该突触结构可能有利于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应
C、 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D、 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试题详情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试题详情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经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进而导致糖尿病。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血糖。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高血压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可能偏高
B、 ACEI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利用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C、 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
D、 胰岛素可抑制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试题详情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中实线所示,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低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低于正常值
B、 人感染流感病毒后S点左移,干活出汗时S点右移
C、 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 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试题详情
下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A随血液运至垂体并进入细胞促进相关物质合成
B、 图中抗体作用的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相同
C、 由图分析可知Graves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代谢增强
D、 Graves病患者的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水平较健康人高
试题详情
科研人员研究污染物对一些湖泊中短吻鳄性发育的影响。甲湖被工业废物污染,乙湖相对洁净。检测两湖中3~7岁鳄鱼体内雌激素(E)和雄激素(A)的浓度,计算E/A的平均值,结果如图1。进一步测量包括甲乙在内的7个湖泊雄性短吻鳄性器官的长度,结果如图2(注:鳄鱼从3岁开始进入性发育期)。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短吻鳄体内激素水平有影响
B、 较高E/A值导致3~7岁雄性幼体性器官发育迟缓
C、 3岁以下雄鳄性器官长度几乎无差异说明其对污染物抗性强
D、 性器官的发育是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试题详情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未切除和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 造血干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
试题详情
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作为抗原物质
B、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
C、 DNA疫苗在人体内直接表达为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D、 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试题详情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 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
C、 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试题详情
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特异性免疫研究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取分离出对X细菌免疫过的小鼠甲和未对X细菌免疫的小鼠乙体内的T细胞和血清,分别注入四组未接触X细菌的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别注入等量的X细菌,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是()

A、 Ⅲ组、Ⅳ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 由Ⅰ、Ⅱ两组实验结果说明X细菌生活在小鼠的内环境中
C、 Ⅱ组与Ⅳ组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D、 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小鼠对X细菌的免疫为细胞免疫
试题详情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 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非选择题组

试题详情
请回答以下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问题。

Ⅰ、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某课外小组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

综合题

试题详情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为探究抑郁症的发生与5-HT含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试题详情
母亲孕期肥胖或高血糖会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代谢调节的影响。
试题详情
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应激激素”,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其分泌。
试题详情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1)~(4)题。

20世纪70年代,哈维·阿尔特发现了一种通过输血途径感染的新型慢性肝炎—丙肝,但由于技术限制未能分离出相应的病原体。十几年后迈克尔·霍顿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了丙肝病毒(HCV)的RNA片段。查理斯·莱斯比较了大量从丙肝患者体内分离出的HCV-RNA,找到了HCV的“共有序列”,将其注入到黑猩猩体内后引起了丙肝感染,建立了目前唯一能模拟HCV感染的动物模型,最终确认HCV就是引发丙肝的真正“元凶”。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丙肝病毒”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C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其基因组可编码至少10种蛋白质,包括3种结构蛋白和7种非结构蛋白。其中编码E1、E2包膜蛋白的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使HCV容易逃脱机体的免疫防御而难以被清除。非结构蛋白NS3和NS4A可形成蛋白酶复合物,对HCV复制过程中的多聚蛋白进行加工;NS5A参与病毒的复制和组装,NS5B则是一种RNA聚合酶。编码这几种非结构蛋白的基因序列在HCV中相对稳定。HCV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进行R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组装成新的病毒后释放,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过去10年内,全球HCV感染人数高达2亿,其中约15%~35%的感染者在急性期可自发清除病毒,但大多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慢性丙肝患者在感染后的20~30年,有10%~20%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1%~5%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肝癌。由于HCV感染者在慢性肝炎期几乎无症状,很容易造成感染的进一步扩散。迄今为止,HCV感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没有用于预防的特异性疫苗。因此如何防止HCV传播及持续感染并最终消灭HCV,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面临的共同研究课题。

实验题

试题详情
胰岛素是人体血糖调节中的重要激素,其释放受到机体的精确调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