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六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日期: 2024-05-20 高一下学期历史

单选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试题详情
《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水稻起源的专题片,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文化遗址
D、 仰韶文化遗址
试题详情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  )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试题详情
汉武帝时期,结构恢宏、气势磅礴、以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期以后(  )
A、 汉赋呈现出平民化趋势
B、 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
C、 皇帝好恶决定汉赋兴盛
D、 文学作品的风格受时代的影响
试题详情
隋唐时期,在首都长安之外,隋炀帝和唐高宗都经营作为南北交通枢组的洛阳为东都、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权力平衡的需要
B、 经济重心的转移
C、 边患局势的变化
D、 城市人口的增加
试题详情
唐时将封还改为封驳权,由门下省的给事中专门负责封还皇帝的失宜诏书和驳正臣下奏章违误。皇帝赋予门下省给事中的职掌包括“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以驳正违失”。这一做法(  )
A、 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建立
B、 有利于降低决策失误风险
C、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 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试题详情
元朝的疆域辽阔,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 澎湖巡检司
B、 北庭都元帅
C、 宣慰司
D、 宣政院
试题详情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旭等人,刺探绅民动向,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为皇帝决策扩大了信息来源
C、 避免了中枢决议失误的问题
D、 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
试题详情
有学者对某史实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这个史实是(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试题详情
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与这段发展“高峰”有关的国际背景是(  )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C、 新中国初期实施了“一五计划”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试题详情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是(  )
A、 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C、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试题详情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这是董必武同志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诗句。诗中的“会”指的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
试题详情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主要是为了纪念(  )
A、 九一八事变
B、 旅顺大屠杀
C、 南京大屠杀
D、 七七事变
试题详情
台湾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工艺品,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工艺品(  )
A、 重庆谈判
B、 南北议和
C、 北平谈判
D、 南京谈判
试题详情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主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试题详情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各项,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是(  )
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C、 电话成为人们重要的通信工具
D、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试题详情
明确提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此内容出自(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试题详情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斯大林模式
试题详情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指的是(  )
A、 社会扶贫制度
B、 社会保障制度
C、 “以工代赈”
D、 计算机网络
试题详情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以自己的力量,震荡着世界,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这一现象是(  )
A、 两极格局的开始形成
B、 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试题详情
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于国家的整体里。”目前,实现了雨果愿望的“高于国家的整体”是(  )
A、 欧洲联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材料题(4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

——陈荣香等《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试题详情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诸君自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诚,急起直追,各尽其一分子之责任。

——《蔡元培传》

试题详情
世界格局在一定时期内既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它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

——摘编自[英]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此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摘编自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