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日期: 2024-06-11 中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试题详情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
试题详情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 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C、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试题详情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A、 打制石器
B、 骨耜
C、 青铜铲
D、 铁农具
试题详情
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郡守
D、 御史大夫
试题详情
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这主要说明(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民族交融加强
C、 民族杂居相处
D、 中外交流频繁
试题详情
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注:“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    )
A、 血缘
B、 品德
C、 才学
D、 门第
试题详情
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见下图),把南海的夜光贝、东南亚的琥珀、中东的宝石、阿富汗的蓝宝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这体现了唐朝(    )

A、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B、 对外开放气象繁荣
C、 疆域范围比较辽阔
D、 社会矛盾尖锐异常
试题详情
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升官员素质
B、 发展文教事业
C、 缓和阶级矛盾
D、 稳固国家政权
试题详情
下图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海外贸易拓展
C、 疆域面积扩大
D、 北方经济繁荣
试题详情
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科技名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A、 《天工开物》
B、 《本草纲目》
C、 《农政全书》
D、 《齐民要术》
试题详情
下图所示知识建构反映了清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

A、 新疆
B、 西藏
C、 台湾
D、 蒙古
试题详情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描述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试题详情
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    )
A、   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 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试题详情
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 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 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C、 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 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试题详情
“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材料中的“大事变”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试题详情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这句话表述的是抗日战争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意义
D、 性质
试题详情
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 “还我河山,守士抗战”
D、 “要和平,争民主"
试题详情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其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大大提高中国综合实力
C、 化解了中美之间的矛盾
D、 雪洗了中国的百年耻辱
试题详情
  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    )
A、 公私合营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对外开放
试题详情
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九大
试题详情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南海舰队
B、 北洋舰队
C、 东海舰队
D、 华东军区海军
试题详情
“这是全盛的雅典,这是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雅典。”这一时期雅典的主政者是(    )
A、 伯里克利
B、 屋大维
C、 查理大帝
D、 查士丁尼
试题详情
打破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    )
A、 《神曲》
B、 《战争与和平》
C、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物种起源》
试题详情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 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
C、 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试题详情
近年来,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了26%,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持续上升,这表明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 恐怖主义问题
B、 贫富分化问题
C、 环境恶化问题
D、 毒品泛滥问题

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试题详情
哈佛大学教授斯文·贝克特在其巨著《棉花帝国》中,展现了一部改变世界面貌的棉花产业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种棉技术于12到14世纪传入欧洲之后,因为欧洲人无法控制原棉的生产与贸易,棉花也没有成为“全球商品”。

材料二:

材料三:美国南部有适宜的降雨量、无霜期,以及肥沃的土壤。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向英国出口的棉花数量迅速增长。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联邦政府以武装夺取外国领土、驱赶美洲印第安人等方式获得了许多适宜棉花种植的新土地。为了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

材料四:一周6天,每天至少12个小时,妇女、儿童和男人填满机器、操作机器、修理机器和监督机器。……他们努力工作,生活贫困,死的很早。……全球棉花工业依靠无产阶级化的劳动,同时它本身也是最大的促进劳动力无产阶级化的机构之一。……在19世纪末及此后,罢工、工会和工人阶级政党在民族国家所提供的日益有利的条件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功地大为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

材料五:面对进口棉纺织品对国内手工业的压力,并且有着建立工业经济的愿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家和资本家寻求用国内生产取代进口的办法。企业家张謇对大量棉纱和棉布进口表示关切,特别在1895年的条约中允许建立外商独资棉纺厂的规定之后,他主张国内工业化,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材料六:到1960年,大多数原棉以及大量棉线和布料再次出产于亚洲、中国、苏联和印度。……在英国、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业的核心地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残酷的价格竞争,削弱了棉花制造业的赢利能力。……资本丰富的商人和银行家及其全球南方统治者努力创造有利于棉花工业化的条件,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最严峻的批评。……随着欧洲和美国棉花制造业的衰退,棉花帝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人,(它们)是从全球采购其品牌商品并向全球消费者销售的大型公司。

——以上材料均摘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思想解放运动,历来与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14~16世纪,欧洲冲破了天主教会一千多年来对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统治,……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资产阶级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中国大地上……各阶层掀起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的狂澜。……每当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认识误区,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推动改革在新的阶段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改编自《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材料提及的相关史实(每个历史时期至少选取一例)围绕此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60字左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