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四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4月独立作业

日期: 2024-06-04 中考阶段社会法治

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下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东半球
B、 乙地位于南温带
C、 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
D、 丁地所在纬线是南回归线
试题详情
数千年来,畜牧业一直是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不同地区的牧人生活各具特色,下面属于描述澳大利亚牧业生产的是(   )

①天然草场辽阔

②出口羊毛最多

③牧场集中分布在东部

④现代化程度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某同学沿下图的线路出发了。他沿途先后看到的景观是(   )

A、 富饶的盆地——绿野相连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牦牛成群
B、 绿野相连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富饶的盆地——牦牛成群
C、 富饶的盆地——牦牛成群——绿野相连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
D、 喀斯特地貌——富饶的盆地——牦牛成群——绿野相连的珠三角
试题详情
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22 年 2 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结合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示意图,从地形对冬奥会选址的影响看,冬奥会举办城市最集中分布在( )

A、 落基山脉
B、 喜马拉雅山
C、 安第斯山
D、 阿尔卑斯山
试题详情
德国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下列对“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理解正确的是( )
A、 罗马帝国疆域地跨三大洲
B、 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C、 基督教成为世界主要宗教
D、 古罗马法律体系系统完备
试题详情
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资料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巴黎公社研究论文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 杰出人物的作用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 民族解放运动
试题详情
《后美国世界》一书认为:近 500 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 15 世纪……第二次转变发生在 19 世纪末美国的崛起……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
A、 新航路开辟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B、 两次工业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美、日、欧三足鼎立

C、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

美国南北战争

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试题详情
罗斯福在推行新政时曾说:“文明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开明分子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 渡过经济大危机
B、 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C、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 保障人民利益
试题详情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试题详情
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事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东征

②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③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④拜占庭帝国灭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试题详情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的“全国性的胜利”是指(   )
A、 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国共合作最终得以实现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试题详情
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以下对各阶段国共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列强在华势力

②国共内战,国民党多次围剿中共军队

③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④三大战役中国民党战败,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阅读下图《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试题详情
探究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是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之一,下列事件的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试题详情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3500 多万人。按 1937 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 1000 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 多亿美元。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
A、 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D、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试题详情
某同学用表格进行学习整理。下表中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北伐战争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武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台儿庄战役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试题详情
2023 年 2 月 13 日,21 世纪以来第 20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于我国(   )

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需要

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

④要实现同步富裕的要求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用二十四节气开启开幕式传到计时惊艳世人!在农耕时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产和生活。到今天,古人们对于每个节气的描述和总结,依然可以成为我们穿衣、吃饭的参考指南,帮助我们顺应节令,健康生活。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②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中华文化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试题详情
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国家安全,是因为( )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国家安全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国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④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原望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试题详情
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 2030 年前和 2060 年前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

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

③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影响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试题详情
因地制宜谋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卡

苹果是一种温带水果,喜温喜光,该地苹果生长季在 4-10 月,采摘季在 10 月底 11 月初。“冰糖心”苹果是 A 市的特色名片,其糖分高、水分足,口感极好,苹果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但近年来,该地种植的苹果种类较为单一,产业链延伸受限制,缺乏科学的果园种植管理方式,产业布局不合理,规模较小,品牌维权意识有待提高,苹果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等问题,阻碍了该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试题详情
近代以来,欧洲曾“独领风骚数百年”,也曾“硝烟弥漫不见天”。阅读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材料一:某学习小组以“领先的欧洲”为研究主题,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

材料二:从 1763 年到 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浪潮席卷了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殖民统治。面对二战后的形势,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拨款和贷款,促进了经济的复苏。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试题详情
千百年来,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萦绕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结。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统帝国(秦朝)就权力层面,至少有两大难题需要面对:一是如何防止危及皇权“独制”格局;二是如何防止危及中央集权的一统体制。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关系密切的几个具体表现:①各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②唐朝也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或都督府进行直接统治;③各族通过和亲、贸易、学习等方式,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同为一家”成为美丽的赞歌。

材料三: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 200 年,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试题详情
金华市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并获得了中国最安全城市之一、十佳和谐城市等称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金华】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 2021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2021 年,金华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金华建设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坚持以(▲)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围绕建成“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的目标,全力打造一批具有金华辨识度的法治领域重大标志性领先成果。

材料二:【民主金华】 2022 年 12 月,市领导凌志峰、邢志宏等以普通选民身份参加婺城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此次换届选举,金华市登记选民 431 万余人,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约 9000 名,但选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右图)。

试题详情
世界局势迎来大变局,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第 77 届联合国大会表示,我们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已成为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每年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达到30%左右。

材料二:2 月 23 日面对俄乌冲突,中方明确立场,发表了 4 个观点,来帮助解决俄乌冲突:第一,加大斡旋调解力度,鼓励有关各方尽快重启谈判,争取早日实现停火止战;第二,坚持政治解决的基本原则……第三,维护欧洲安全秩序和国际法规范……

材料三: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联合欧盟及其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严厉制裁。当前美国对俄制裁有进出口限制、金融制裁等,进出口限制包括进口禁令和出口管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