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高中政治必修四6.1《价值与价值观》同步练习

日期: 2024-06-13 高二下学期思想政治

单选题

试题详情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无废亚运”则是“绿色”的重要内涵。用回收的可乐瓶制作的长凳、用废弃牛奶盒加工而成的手提纸袋、用笋壳手工编制的“加油鸭”摆件……作为亚运会历史上首个“无废亚运”,杭州亚运会变废为宝的例子不胜枚举。“无废亚运”说明(   )

①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变化

②把握联系多样性有利于全面认识事物价值

③变废为宝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④观念创新直接实现事物价值转换与创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3年9月20日,韶关市第21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活动在武江区孟洲坝夜市举行。活动现场举行了2022年第三、第四季度“韶关好人”,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韶关好人”颁奖仪式,共有18人获得表彰。晚会还为第九届韶关市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九届韶关市道德模范获得者进行颁奖。近年来,我市常态化开展韶关好人、韶关市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从哲学的角度看,是基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推动作用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漫画《墙上严禁涂写,违者罚款》(作者:丁聪)启示我们(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③要立足部分,实现优化组合

④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因形状酷似马头、寓意美好而得名。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发挥隔断火源的作用。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对立属性寓于马头墙优美造型的统一属性之中

②马头墙的设计理念是徽派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人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③马头墙展现的美是主体对客体的积极意义,传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④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马头墙的设计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2023年8月16日西湖大学教授柴继杰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周俭民共同获得2023“生命科学奖”。他们首次发现并定义了植物抗病小体并揭示其激活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解决了困扰植物免疫领域25年来的难题,显著地推进了人们对植物免疫机制的认识。材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活动是获得首个抗病小体认识的来源

③植物抗病小体的认识需要上升为感性认识  

④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是他生命的基石,他后来的人生怎么走,一般都能在小时候的生活中找到源头。小时候培养了什么爱好,树立了什么理想,会对他的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大后如果有机会,他就会去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这说明(   )

①理想信念赋予了个人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②价值观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怎样进火车站刷票,怎样在机器上挂号等,是一些人可能遇到的“生活挑战”。一位博主切中这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广泛存在的生活需求,制作了系列短视频,收获大量关注与点赞,带来一股正能量。该博主( )
A、 创作的短视频帮助他人实现了人生价值
B、 创作的短视频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
C、 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物质追求
D、 既满足他人、社会需要,也得到社会对其价值的承认
试题详情
读漫画(作者:林帝浣),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用问别人好不好看,是因为(    )

①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主体的社会需要
②价值的主体性不排斥价值的客观性

③价值的相对性会减少事物的价值
④人们对价值客体的需要是具体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他们立足岗位、默默奉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并受到表彰。这说明(   )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人的价值观念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④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精神贡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3年秋收季,不少地方在收获玉米、大豆、水稻的同时,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资源化:在甘肃省酒泉市戈壁生态大棚里,秸秆等曾经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栽培基质,产出高品质的绿色果蔬;在安徽省阜阳市,秸秆被做成人造板材,强度高、防水火,还抗寒降噪,很受市场欢迎……材料表明(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各地推进秸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②对秸秆功能的正确认识实现了其从废到宝的转变

③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④事物的价值因其属性和功能的不确定性而不断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面前是漫天山火,身后是万家灯火。”这是今年8月重庆山火救援的场景。在这次山火的救援中,全国人民记住了这样一群英雄们的英姿:面对山路陡峭、物资告急的紧急情况,一批90后、00后的车手瞬间集结投入战斗,用稚嫩却又坚挺的臂膀担起近50斤负重,连日高强度持续运送,逆火而行。这告诉我们(   )

①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享受者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利用好客观条件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卓越的本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近年来,泉州围绕福建省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生态连绵带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文化园林”建设,提升了城市颜值和宜居品质。通过将史迹修缮与城市园林绿化相融合,中心城区已对临漳门、真武庙等史迹点实施环境整治及绿化提升,赋予史迹清新的面貌和鲜活的呼吸。关于“文化园林”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史迹修缮与城市园林绿化相融合,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②坚持便民利民的价值取向,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③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④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护史迹的同时提升城市颜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生态文明时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此必须(    )
A、 说明只要有生存需要就能建立起有利的联系
B、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作用
C、 要尊重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
D、 在认识和控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试题详情
下图漫画(作者:小林)蕴含的哲理是(   )

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包含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要尊重客观规律

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总书记强调要求开展党史教育,强化理想信念以更好服务社会发展,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

①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④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3年9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呼吁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法规、培训教师等,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关人士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为人类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但也可能造成伤害和偏见。如果缺乏公众参与以及政府的必要保障和监管,人工智能就不能融入教育。”这表明对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需要(    )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划出底线推动内容向上向善

②立足于发展过程中的局部问题,分类分级加强监管

③悉心保护新事物成长,在规范监管中释放技术红利

④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答

试题详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面对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部分同学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多了,倒点儿剩饭剩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讲节俭显得有点小气。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请你对上述言论加以批驳。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丁王英是华坪县通达傈僳族乡近20年走出的第一位女兵,被称作“高山雪莲”。

她从小一直怀揣从军梦想,2017年她考入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在高中阶段,她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下决心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拥抱自己的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9月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她,经过层层选拔,如愿穿上军装,到西藏某部队服役。

在新兵训练中,丁王英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很快在同批新兵中脱颖而出,并在比赛中打破女兵组纪录,勇夺冠军。“心中有目标,学习有动力。”今年6月,丁王英不负众望,考取了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开启了军旅人生的新起点。她在学校组织的“精武·2023”军事基础课目竞赛中,沉着冷静,一举摘得了3 000米跑、单兵战术基础动作、刺杀基础3个课目冠军。

丁王英一个大山里的女娃,因为梦想所以热爱,蝶变成“高山雪莲”。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的知识,说明丁王英从“大山里的女娃”到“高山雪莲”的成功蝶变。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创新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科学技术成就斐然。中国在全球的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是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

2023年7月,中央宣传部等6部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选择了10位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5届,致力于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榜样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说明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意义。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榜样引领时代,初心烛照未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8月30日在北京举行。

◆在南海岛礁,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管委会一级主任科员陈燕华多年如一日,秉持“守岛就是守国,守国就在守家”的信念,自愿守护海疆、保护生态、服务渔民。

◆湖南省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住房和建设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局长陶湘闽坚持“要离群众更近一点”,把家搬进“问题小区”,在家里设立“陶书记接访室”,微信开通“陶书记直通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邻居书记”。

◆面对熟人办理退休时“照顾一下,多认几年工龄”的请求,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社会保险中心养老失业科科长林慧娟坚持以“一切按政策规定办”回答。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这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如何诠释为民情怀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