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练

日期: 2024-05-29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22·宁波中考)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
A、 平型关大捷
B、 日本投降
C、 签署“双十协定”
D、 胜利渡长江
试题详情
1944年3月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47 万军队抗击了侵华日军的64.5%; 国民党军队只抗击了侵华日军的 35.5%。如果把全部日军和伪军合计起来, 则共产党军队抗击了日、伪军总数 134万中的 110万,即84%, 国民党军队只抗击了 16%。 材料说明( )
A、 国民党在抗战中作用微乎其微
B、 敌后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唯一原因
C、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 抗战时期中共力量超过国民党力量
试题详情
党的七大提出的政治路线,阐明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 )
A、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B、 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 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D、 全党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
试题详情
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B、 是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 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
D、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
试题详情
敌后抗日根据地很多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全家积极抗战。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源于( )
A、 英美盟军的支持
B、 人民的伟大力量
C、 正面战场的抗战
D、 斗争形式的多样
试题详情
1941年 12月至 1942 年 1月,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
A、 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 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 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试题详情
由于国民党战略方针的失误,导致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抵御日军主要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抗战主心骨。 由此可见 ( )
A、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 中国的抗战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
C、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试题详情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试题详情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B、 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的英勇杀敌
C、 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D、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试题详情
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会议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试题详情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灯塔指引”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试题详情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材料意在说明(   )
A、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 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C、 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试题详情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采取不同方式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这体现了(  )
A、 正面战场的抗战
B、 敌后战场的抗战
C、 局部抗战
D、 全民族抗战
试题详情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 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 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
A、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 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C、 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题详情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A、 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 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7 年 7 月  14  日,朱德对奔赴抗日前线的红军将士说“ 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复图占外 蒙,又侵我华北,非灭亡我全国不止……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 战!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朱德自述》 材料二 斯诺问: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毛泽东回答说:三个条件 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 目前 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摘编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材料三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 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 一起来了, 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 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发展的关心,  从而成为中华 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摘编自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