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

日期: 2024-06-14 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试题详情
  2023年,丹阳某校通过学校公众号发起了“校友资料征集”的公告,从昔日“同窗”到今天的校友,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
A、 业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法律关系
D、 血缘关系
试题详情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说明(    )
A、 社会离不开我们
B、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 我们是社会的主人,不受任何约束
D、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人
试题详情
云南的鲜花、四川的腊肉、浙江的茶叶……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不断与农业生产融合发展,各地农特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销往世界。这( )

①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②消除了城乡发展的差距

③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

④满足了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帮她在项目一处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 增强政治认同
B、 提升道德修养
C、 加强法治观念
D、 健全公民人格
试题详情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条文从72条增至132条,在原来对未成年人"四大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章内容。这表明(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使我们避免一切伤害

③我们不仅要知法守法,还要善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小舒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由于经常玩网络游戏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在考试时靠作弊蒙混过关,每次均未被发现。这次班会上,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快地进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小舒承认了自己的作弊行为。小舒的这一做法是( )

①坚持诚信的行为

②敢于承认错误的行为

③努力让自己改掉不良习惯的行为

④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试题详情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应当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这样规定( )
A、 说明未成年人犯罪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B、 是因为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 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
D、 表明未成年人不再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试题详情
王某从邻居处借3万块钱,邻居索要时,拒不归还;田某谎称自己得新冠肺炎,造成自己所在社区恐慌;李某醉酒开车发生车祸,造成行人重伤。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上述违法行为分别为( )

①违宪违法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行政违法行为    ④刑事违法行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依法求助。能够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机构有( )

①法律服务所

②律师事务所

③公证处

④法律援助中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荀子》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句话说明文明有礼( )

①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②体现国家形象

③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④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某小区居民结婚接亲之日因为担心笑闹声影响到左邻右舍的生活,就在自家单元电梯口贴出了一张致歉信并放了一袋喜糖,不少业主认为,这种告示不仅能获得大家的理解,还能密切邻里关系。这提示我们(    )

①受人尊重就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②相互尊重利于减少摩擦,化解纠纷

③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④尊重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在“诚信无价”的主题演讲活动中,小林同学准备说明诚实守信的意义。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诚信对国家意义的是( )
A、 真诚老实、笃守诺言,在人际交往中能赢得信任
B、 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赢得客户,长盛不衰
C、 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D、 我们要信守承诺,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要做到
试题详情
  2023年12月22日,受寒流影响,在这个40年来“最冷冬至日”,在路口依然看到交警同志指挥交通。交警的这种做法是源自( )
A、 职业要求
B、 对他人的承诺
C、 道德规范
D、 宪法规定
试题详情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对于这些事情,我们( )
A、 抱怨、懈怠,应付了事
B、 根据回报的大小决定自己付出的多少
C、 仍然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D、 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否承担这样的责任
试题详情
一束光能照多远?从抢险救灾一线到疫情阻击前沿,从关爱孤寡老人到帮扶贫困学子,从教室中讲课助学到黄河边上捡拾垃圾……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志愿者这一束束光彰显了(    )

①志愿服务,按劳取酬的现实

②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情怀

③不言代价、展现自我的作秀

④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品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以下不属于国家核心利益内容的是( )
A、 社会和谐安定、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B、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C、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D、 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试题详情
“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④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试题详情
“在深深的矿井里面挖呀挖呀挖,挖多多的煤炭,点亮千万家……”

“在荒芜的大山里面挖呀挖呀挖,挖通了致富路,方便千万家……”

“在月球的表面挖呀挖呀挖,表取和钻取一步都不落,1731克的月壤带回了家……”

各行各业的“挖呀挖呀挖”版本,告诉我们( )

A、 我国有各种取之不尽的资源
B、 交通是制约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因素
C、 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D、 各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试题详情
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具体有( )

①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

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④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有同学认为,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

针对这样的观点,同学们众说纷纭,请你对下面男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社会生活有秩序,要靠规则来维护。

社会规则限自由,遵守规则靠他律。

试题详情
材料一:普通劳动者——建筑工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白天黑夜忙碌在钢筋水泥之间,用双手筑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让人们享受到便捷的服务;用朴实的劳动、辛勤的汗水,装扮着城市的美丽……

材料二:90后女教师深夜在空教室练习讲课。2023年10月26日,河北唐山。晚上空荡荡的教室里,一个女老师独自练习讲课的监控视频获网友点赞。据了解,该老师是一名入职不久的90后国学老师,趁教室无人在试讲,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这么做了。有网友留言说“这位年轻老师认真负责的样子,真美!”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材料一:2023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3周年纪念日。70多年前,战火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燃起。面对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这种气魄和胆略来源于为和平而战、为正义而战、为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而战的强大决心,来源于不怕牺牲的坚定意志。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予以迎头痛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