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3月月考试题

日期: 2024-05-30 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试题详情
2024年1月24日15时30分许,江西省新余市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7分钟后20车118名消防指战员奋力救援,迅速扑灭火灾。这些消防救援人员救火的责任来自(   )
A、 传统习俗
B、 道德规范
C、 职业要求
D、 对人承诺
试题详情
我国首位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分享自己的追梦历程时说:“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擦干眼泪,努力向前,我们就会离梦想近一点,再近一点。”这说明(     )

①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          
②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

③容易实现的就不能叫做梦想           
④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家是剪不断的血脉亲情,家是放不下的牵肠挂肚。以下行为能助力和谐家庭建设的有(       )
A、 对家庭的变化无动于衷
B、 绝对服从父母的所有要求
C、 积极主动分担家务劳动
D、 消除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试题详情
“时代楷模”钱海军,从事电力服务工作30年,365天“在岗”,24小时“待命”,服务用户1.3万余次,足迹遍布浙、藏、吉、黔、川五省(区),让光明的灯火照亮和温暖千家万户。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钱海军的事迹启示我们(   )
A、 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创造出伟大
B、 要努力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
C、 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途径多种多样的
D、 要拒绝冷漠,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
试题详情
针对某校教师的“花式催作业”,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你认同的是(   )

语文老师:“床前明月光,写完作业心不慌。”

历史老师:“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等作业。”

道法老师:“心动不如行动,就差你的主动。”

①小锦:抵制老师的摧残行为,做作业是学生的事情

②小乐:老师严抓作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③小华:能提高完成作业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自律

④小海:老师风格不尽相同,我们应尊重、走近和接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试题详情
下表中的生活情境与所体现的公民基本权利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情境

体现的权利

小东将自己今年收到的全部压岁钱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财产权

小西逛超市时被超市保安怀疑偷盗进而被搜身检查

隐私权

小南给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取了绰号,并常常当面喊叫取乐

姓名权

小北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当地公安局更改名字

姓名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4年3月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一份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雪白的8K纸,环形装订,上面有序排列着凹凸的盲文,这是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亮相全国人大会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大健全工作体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人大支持盲人代表履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

③向人大代表提供履职便利是人大的法定权利
④满足特殊人群合理的利益需求彰显公平正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九年级某班开展了“我是小法官”的活动。四位小法官依次对下面方框中的案件做出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案件:李某家与吴某家是邻居关系,双方多次因建筑物拆除、杂物乱放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李某擅自拍摄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含有吴某肖像的视频内容,构成了肖像权侵权。李某被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要求赔偿损失。

A、 小江:因为李某与吴某有地缘关系,关系亲密,所以李某的行为并不违法
B、 小赣:上述诉讼是行政诉讼,通过该诉讼,吴某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 小南:依据李某被判赔偿损失等处罚,可推断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D、 小鄱:因在网上发表作品扰乱公共秩序,所以李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试题详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3。与此同时,我国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也将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到中国、扎根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这表明中国(   )

①贡献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中国方案
②积极实现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

③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④致力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试题详情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   )
A、 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B、 能够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趋向统一
C、 能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D、 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试题详情
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法院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2万件6.2万人,同比增长17.2%,对杀害多人、潜逃多年的劳荣枝依法核准、执行死刑。这体现了人民法院(   )

①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②行使国家审判权

③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④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试题详情
2023年10月27日,2023海峡两岸汉字节在厦门海沧开幕。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汉字文化活动,两岸民众共同参与,既能让中华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还能进一步团结两岸各界各阶层。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方针得到了贯彻落实
②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④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京开幕。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
②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④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3年10月20日,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这是国务院组织法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对明确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修订(   )

①反映了政府对于深化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定决心

②折射了政府加强自身建设,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意愿

③扩大了政府职权,保障了国务院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④说明法治政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当我们独立完成某项班级任务,得到他人的认可时,我们可以体验到胜任感。当我们主动分担家务,得到家人的赞赏时,我们可以体验到幸福感。这说明(   )

①承担责任可能获得物资回报
②我们的行为会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

③情感让我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④承担责任都会感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毛泽东17岁时立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志向,而后又发出“何以报仇,在我学子”的铮铮誓言;13岁的少年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口中说出,振聋发聩,这启示我们(   )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②青年有担当,家庭和民族就有希望

③少年的梦想,要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④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青年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试题详情
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再度迎来爆发,原本就处在混乱中的中东局势更是雪上加霜。截至当地时间10月11日,新一轮巴以冲突已导致双方超2300人死亡。这表明(    )
A、 合作共赢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B、 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C、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D、 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人们生活
试题详情
伟大的目标在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下列对这张美好蓝图所示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A、 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 达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简要回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试题详情
阅读武大靖2023年新年演讲《在一起,比金牌更闪耀》,回答下列问题。

摘录一  我有一双不太好看的脚,骨头变形、伤痕累累,但这双脚很有力量,从佳木斯出发,一路滑过索契、平昌,滑到北京冬奥会,我和队友一起实现在家门口夺冠的梦想。

摘录二  在赛场上,胜负就在毫厘之间、毫秒之间。作为运动员,我知道,哪怕是0.01秒的提高,要突破,却要有极其艰苦的付出。

摘录三  很多时候,正是对成长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对美好的向往,让我们不畏艰险,不惧失败,不断进取,我们站在一起,凝聚起更强大的前行力量,一起挺过风雨,一起面对失利,一起应对挑战,一起见证奇迹。

从上述三则摘录中,你分别明白了哪些道理?

试题详情
汲取社会正能量,争做时代新青年!

独臂教师梁木山25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教育,把青春、激情献给热爱的教师事业,把爱心、真诚献给学生,用坚守和炽热浇灌满园桃李;

村支书包太燕坚持做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带领村民试种玛卡、藜麦等作物增收致富,坚持做服务群众的“勤务员”,组织修路、帮扶老人,用生命兑现为民服务誓言;

太平山林场护林员李海伟扎根林区14年,将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的奉献给14800多亩的苍翠群山……

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舍小我、成大我的人,他们在奉献中传递大爱、在坚守中成就不凡,彰显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材料中的新时代先进人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精神滋养?

概括与评析(共12分)

试题详情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从九江、景德镇、上饶,再到南昌,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察实情、观进展、谋未来。

材料一  “坚持把共抓大保护摆在第一位”在九江,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习近平总书记细致询问当地治污、治岸、治渔情况,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稍有好转又动起歪念头。”

材料二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走进景德镇,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如今,景德镇日用瓷、艺术瓷已出口到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因瓷而生的景德镇,正因瓷而变、因瓷而新,谱写“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的新时代篇章。

材料三  “老区人民都是我们最牵挂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沿着街巷边走边看。“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家家户户门口张贴着先贤修身治家格言。这次到革命老区,总书记强调:“无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还是建设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老区人民都是我们最牵挂的。”

探究与实践(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试题详情
【赓续文化血脉】

材料一、客家歌谣“桃花树,李花树,红红白白开无数,昨晡(昨天)看花花正好,今哺毛(无)花只有草。细子(小孩)大了(音利)大人老,孝顺爷娘要趁早!”劝告青少年孝敬父母、长辈要趁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更是将孝亲敬长等传统美德上升到法律层面,用法律为孝心护航。

材料二、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庭教育不仅关乎家庭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下面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部分条款: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第十四条

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

第十六条

教导未成年人珍爱生命,对未成年人进行交通出行、防欺凌、防溺水、防拐卖、防诈骗、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

……

……

试题详情
【迈向未来的宣言书】

2023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习主席的新年贺词传递激荡人心的奋进力量。这是指引我们迈向未来的宣言书。小江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摘抄并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了点评,请你一起探究学习任务。

序号

《贺词》内容摘抄

探究学习

1

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

(1)我们在科技创新强国的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2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我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宝贵思路。

3

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3)助力实现中国梦,青少年责无旁贷。

探究任务一:

探究任务二:

探究任务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学海泛舟,心系祖国,胸怀天下,在平凡中书写不凡。展望未来,你若前行,便是中国的历程;你若屹立,即是中国的脊梁;你若讲述,就是中国的故事;你若是自信,定是中国的辉煌。生逢盛世,当不负重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