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5 生物圈中的动物

日期: 2024-06-15 中考阶段生物

单选题

试题详情
2022年4月,23万尾人工培育的中华鲟被放入长江。中华鲟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它的主要特征有(   )

①生活在水中

②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

③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④体温恒定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 蛔虫——相似的体节
B、 蚯蚓——角质层
C、 河蚌——湿润的体壁
D、 蝗虫——外骨骼
试题详情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其中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是(   )
A、 支点(枢纽)
B、 动力
C、 杠杆
D、 支撑
试题详情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通过插艾叶、挂五色蛋、划龙舟、包粽子等活动来纪念我国诗人屈原。根据图示,下列有关概念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艾的六大器官,Ⅰ表示生殖器官,则a可以表示叶
B、 若该图表示鸡蛋中的营养物质,Ⅰ表示无机物,则a可以表示蛋白质
C、 若该图表示人体运动系统,Ⅱ表示肌肉,则a可以表示肌腹
D、 若该图表示被子植物,Ⅱ表示双子叶植物,则a可以表示水稻
试题详情
杜鹃将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为杜鹃孵卵、育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鸟为杜鹃孵卵、育雏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 这些行为说明杜鹃比小鸟更高等,学习能力更强
C、 小鸟和杜鹃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说明它们具有社会行为
D、 这些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试题详情
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切断了人与长江鱼之间的捕食关系
B、 说明长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 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都用鳃呼吸
D、 禁渔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鱼等水生动物的数量
试题详情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将观察材料展平是为了避免细胞重叠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叶绿体
C、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唾液的作用是使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D、 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试题详情
下表中动物个体与其部分特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动物

涡  虫

蜥  蜴

缢  蛏

娃娃鱼

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

用肺呼吸

体表有外骨骼

成体有鳃呼吸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下列有关鲸与鲨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鲸和鲨鱼都用鳃呼吸
B、 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C、 鲸与鲨鱼有相似的体型,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D、 鲨鱼属于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综合题

试题详情
跳绳是初中学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序号表示器官或结构,字母表示系统)

试题详情
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力争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某兴趣小组做完课本实验,得出“烟草浸出液会导致水蚤心率加快”的结论后,对实验进行改进,用壳体半透明的白玉蜗牛(可肉眼观察心跳)代替水蚤,探究香烟烟雾对白玉蜗牛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500mL透明塑料瓶4个,编号①②③④,向瓶中各放入3只白玉蜗牛;

步骤二:计数每只蜗牛1分钟的心跳数;

步骤三:向②、③、④号瓶分别注入10mL、2000mL、300mL香烟烟雾,①号瓶不注入;

步骤四:在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计数每只蜗牛1分钟的心跳数。

实验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初三学生参加海军航空实验班体检,检测裸眼视力时,学生要用手势来指明待测字母的开口方向。请据图回答:

资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它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气球等材料制作的几种生物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江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珍稀物种在各地频繁出现,数量也逐渐增多。2018年12月在靖安县拍摄到20多只中华秋沙鸭,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数量极其稀少;2021年4月在九岭山保护区发现我国濒危植物——野生大黄花虾脊兰。虾脊兰花色有白、玫瑰红、蓝、紫等多种,可用块茎人工繁殖。

材料二:今年五一假期,来自上海、天津,南昌等地的近20名学生,在江西省生态学会和省科学院的专家指导下,开展了鄱阳湖生态研学活动。同学们体验了鄱阳湖江豚保护工作。在湖滩草洲上认识了芦苇、蓬蒿、苔草等湿地植物, 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有了感性认识。

试题详情
   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鱼类、虾等动物为食,通常栖息于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每年春天,江豚开始进入繁殖期,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西鄱阳湖的草洲浅滩,成了江豚抚育幼仔的重要场所。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野外数量急剧下降。现在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有所回升。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如过往船只纷纷为长江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