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十)

日期: 2024-06-11 中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也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这说明( )
A、 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B、 史书上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C、 铁制农具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D、 楚国在诸侯国中最为强盛
试题详情
李斯认为:“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而贾谊则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这表明( )
A、 都是一家之言,毫无可取之处
B、 商鞅变法存在缺陷,弊大于利
C、 所站立场不同,观点也就不同
D、 商鞅变法是秦走向灭亡的根源
试题详情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雨果的预言有他的历史依据,因为欧洲大陆上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就源于(    )
A、 查理曼帝国
B、 克洛维王国
C、 罗马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试题详情
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    )

①《雅典政治制度》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③《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④《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阿拉伯文学史》写道:“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达
B、 国家重视
C、 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D、 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试题详情
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在政治、经济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上述两个文献都体现了(  )
A、 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B、 建立民主政治的诉求
C、 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D、 反对殖民压迫的要求
试题详情
 如表。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反映了古罗马(  ) 

时间

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

公元前27年

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尊号

公元前23年

辞去执政官,但得到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和保民官权力

公元前12年

担任宗教最高职务大祭司长

公元前2年

重新担任执政官,并获得“祖国之父”称号

A、 是典型的共和国
B、 奴隶制特征明显
C、 逐步向帝制过渡
D、 已进入黄金时期
试题详情
下图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搜集的一组世界古代建筑的图片,这些古代建筑所蕴含的共同的历史价值是( )

A、 能佐证当时社会等级界限分明
B、 体现最高的建筑与雕刻艺术水平
C、 见证欧亚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D、 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
试题详情
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仿效英国模式发展海军,仿效法国模式改革法制,仿效美国创办新式大学。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
A、 重视军事训练
B、 注重国民教育
C、 积极学习西方
D、 加强中央集权
试题详情
下图所示年代尺呈现的事件是哪位历史人物的经历(    )

A、 彼得一世
B、 亚历山大二世
C、 斯大林
D、 列宁
试题详情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发生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而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    )
A、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前行
B、 社会主义遭遇全面失败
C、 社会主义全面战胜资本主义
D、 社会主义阵营不够团结
试题详情
下图位于美国纽约的某一国际组织的总部大楼,这一组织是( )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国际联盟
D、 亚太经合组织
试题详情
下图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它反映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约的成立
D、 欧盟的成立
试题详情
  1853年英国公使文翰曾把《南京条约》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仅没有承认《南京条约》,并明确宣布不许再卖鸦片。这反映了(    )
A、 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的抗争精神
B、 《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进步性
D、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试题详情
 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礼节上,有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脱帽,有的作揖”,“在婚姻上,一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许纳妾的习俗”。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社会习俗变迁中( )
A、 民主平等普遍实现
B、 顽固保守抗拒潮流
C、 崇洋媚外追求新潮
D、 新旧并行多元发展
试题详情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②《南京条约》签订 ③孙中山定都南京

④南京解放 ⑤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②④
试题详情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广大农民纷纷组织起来反对地主的压迫和剥削,有的占有逃亡地主豪绅的土地,有的拒绝向地主交租,有的则少交地租。这些事例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打击了农村中的封建势力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实行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
D、 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剧变
试题详情
1895 年爱国人士所作《时局图》,图中文字“不言而喻”“ 一 目了然” 暗指当时 ( )

A、 列强将策动侵华战争
B、 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
C、 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政策
D、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危机
试题详情
19世纪末《申报》连续发表:《论议和有十难》《乘机急战说》《和倭统策》等社论,这些社论所涉及的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试题详情
 关于新发展理念,学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有学者认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当代运用和丰富,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回应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它的基本方略是基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出现以上不同观点的原因是(  )
A、 研究视角不同
B、 研究成果完全因人而异
C、 研究数据不足
D、 新发展理念还不够成熟
试题详情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在艰难发展中仍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 载人飞船顺利升入太空
D、 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试题详情
“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试题详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图示人物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展现出了( )

 

A、 艰苦奋斗的精神
B、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 视死如归的精神
试题详情
为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歌曲《始终有你》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歌曲内容反映出( )
A、 “一国两制”助推香港发展
B、 社会主义制度有极大优越性
C、 香港回归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D、 香港永久获得了独立的主权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朗姆酒的传播见证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发展与相应的社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题32表 15-18世纪朗姆酒大事年表

材料二

题图 1802-1916年百加得家族朗姆酒区间运费、销量变化

—整理自《百加得家族商业档案》

材料三 20世纪初,资本家们把朗姆酒作为一种刺激性食物提供给工厂劳动者,认为它是减少劳役之苦、消除心灵创伤的“重要的慰藉物”,可以降低“产生无产者的总成本”。换言之,工厂需要机器不停运转,朗姆酒可以确保工人能超时工作,不会因为疲劳而引致劳动效率下降,更不会因为长时间负荷工作而对资本家产生任何情绪上的不满。……然而,在现代工厂这头“巨兽”的威压之下,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是过于简单。

—摘编自[美]马库斯·凯士《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文明》

试题详情
世界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现代卷》

材料二: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 【美】沙希利 · 浦洛基《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材料三: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 致“冷战”的出现。   

——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四: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使国际秩序发生转型;大规模战争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新的国际制度也伴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出现;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

试题详情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认识中国只产党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角度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总是在不断探术,总结,创新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并领导革命事业向前进。

材料二 

角度二 ;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站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对对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取得新民无主义革命的针利。

——摘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中国民产党自从诞生开始,就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请问是什么?

试题详情
制度与政策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图二: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体会议会场 第一次会议会场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