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日期: 2024-06-10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试题详情
如图是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士族衰落

•民族交融

•北强南弱

•渴望和平

•杨坚建国

A、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B、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C、 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 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试题详情
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公元六世纪初期
B、 公元六世纪末期
C、 公元五世纪初期
D、 公元五世纪末期
试题详情
“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办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这一办法是指采用(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试题详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日益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显著进步。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是(    )
A、 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 消除了南北之间的差异
C、 奠定了隋唐统一的基础
D、 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试题详情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
A、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运输工具的改进
C、 劳动人民的智慧
D、 计算能力的提高
试题详情
自古帝王大多好奢侈,但也有例外。下面哪一位帝王厉行节俭(    )
A、 隋炀帝
B、 隋文帝
C、 唐玄宗
D、 宋太宗
试题详情
“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大业(年号)始,东都建,运河开。”材料中的“东都建,运河开”与哪位皇帝有关联?(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宋高祖
试题详情
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大运河),……”。你认为他的观点(    )
A、 辩证的观点
B、 积极的观点
C、 消极的观点
D、 片面的观点
试题详情
“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宋璟
试题详情
如图史料可用于佐证唐朝(    )

A、 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高
B、 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C、 商品经济兴盛,中外交流频繁
D、 体育活动丰富,社会风气开放
试题详情
唐朝诗人元稹在其诗作《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B、 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C、 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D、 民族交融,相互学习
试题详情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下列能印证该观点的有( )

①文景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开元盛世

④康乾盛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隋、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下列发生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唐蕃和亲
D、 “遣唐使”来华
试题详情
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丝织工艺的精湛
C、 垦田面积的扩大
D、 长安商业的繁荣
试题详情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李商隐
D、 杜牧
试题详情
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

唐初

贞观十三年

高宗永徽元年

武周神龙元年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天宝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A、 社会风气开放
B、 民族交融
C、 中外交往频繁
D、 经济发展
试题详情
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陈桥兵变
B、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玄奘西行
C、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分封制度
D、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盛世
试题详情
给如表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试题详情
如图工具,其好处是(    )

A、 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B、 排水泄洪
C、 省时省力,利于耕作
D、 便于开沟
试题详情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618年, 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 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费干
C、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试题详情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A、 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 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 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试题详情
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 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 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 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试题详情
“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   )
A、 纸上谈兵
B、 草木皆兵
C、 黄袍加身
D、 破釜沉舟
试题详情
“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交融
B、 政府引导
C、 社会繁荣开放
D、 经济重心南移
试题详情
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试题详情
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商铺密布;元朝的大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货物。这表明宋元时期(   )
A、 都市商业较为发达
B、 多个民族政权并存
C、 北方经济远超南方
D、 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试题详情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据出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南方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B、 产茶州县有所增加
C、 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D、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试题详情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试题详情
某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汉赋的兴起
B、 唐诗的繁荣
C、 宋词的发展
D、 元曲的流行
试题详情
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升官员素质
B、 发展文教事业
C、 缓和阶级矛盾
D、 稳固国家政权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注: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唐朝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来到中国。吉备真备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到日本;空海从中国带回大批的佛教经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们还与其他学者共同努力,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材料三:

材料四: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双眼失明,但他仍继续努力,第六次终于成功。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全国垦田数量变化表

时间

亩数

开宝九年(976年)

2.9亿余亩

至道二年(996年)

3.1亿余亩

天禧五年

5.2亿余亩

——摘编自《文献通考》

材料三:(开封)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则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建立以前,蒙古国就开始设置驿站。元朝建立以后,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元世祖又将驿站制度推行到国力所及的一切地区。当时,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辽阳行省的奴儿干,北达岭北行省的吉利吉思,西通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西南抵达乌思藏,南接安南、缅甸国。驿站的普遍设置……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