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6-11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 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试题详情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下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哪一项直接对

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 )

A、 英国输入鸦片数量表
B、 圆明园遗址
C、 原总理衙门
D、 时局图
试题详情
下面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 年

90 多万

1843 年

145.6 万

1845 年

239.4 万

A、 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 清政府赔款 2 100 万银元
C、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 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试题详情
恩格斯在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 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对俄国有利”是指俄国 ( )
A、 获得最多赔款
B、 取得协定关税的特权
C、 取得通商口岸
D、 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试题详情
英军书记官斯文侯的一段记录:“10 月 17 日,联军司令部正式下命令可以自由劫掠,

于是军官与士兵疯狂抢夺,每个人都腰囊累累,满载而归,这时全国秩序最乱。 ”最后, 又纵火把圆明园烧毁, “黑烟结成浓云,弥漫北京天空,向东南流动百余里 ”。这段材料

讲述的罪恶是谁犯下的 ( )

A、 英国
B、 法国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试题详情
紫竹林租界内,张德成大摆火牛阵,在几十头牛的尾巴上捆上油絮,点燃后把牛往租 界猛赶 ”以上情节应该出现在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虎门销烟
D、 国民革命运动
试题详情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 “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 兰西官办理。 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事件,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

权是 ( )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试题详情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 永安建制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
B、 天京事变由盛而衰
C、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学习西方
D、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试题详情
“这里座座西式建筑多为外国使馆,罕见中国民众,界内建有多个国家的兵营,沿着界区建筑群四周,围墙和碉堡上开设着一排排朝向外部的射击口。”此区域最有可能位于近代中国的( )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香港
试题详情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 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个新式国家”。上述材料说明这场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 学习西方技术
B、 镇压国内动荡
C、 抵御外来侵略
D、 维护封建统治
试题详情
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驻华公使田贝说:“如果美国容忍列强瓜分中国的势头 蔓延,我们就会失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为此,美国的应对策略是 ( )
A、 发动战争
B、 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
C、 争取片面最惠国待遇
D、 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
试题详情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湖南英雄是(      )

A、 康有为
B、 杨深秀
C、 谭嗣同
D、 梁启超
试题详情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此对联写的是 ( )
A、 黄花岗起义
B、 安庆起义
C、 萍浏醴起义
D、 镇南关起义
试题详情
下列哪一报刊的创办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 )
A、 《国文报》
B、 《青年杂志》
C、 《民报》
D、 《劳动界》
试题详情
2023 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 157 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创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试题详情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 ( )
A、 总理衙门的设立
B、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材料解析题(16 小题 10 分, 17 小题 10 分, 18 小题 10 分, 共 30 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 ……此后两年中,英国侵

     略军不断扩大侵略,炮轰广州,先后攻陷厦门、宁波、镇江等地。

——摘自 2017 北师大版教材八上历史 

材料二 1856 年 10 月,英国借口 “亚罗号事件 ”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年,英 国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

——摘自 2017 北师大版教材八上历史

 材料三 邓世昌(1849 年 10 月 4 日-1894 年 9 月 17 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 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  雄。

材料四 20 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 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 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试题详情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 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制器之器,师其法后不必尽用其人

一一《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 80 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 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 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 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试题详情
材料一 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 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 “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 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19 年 1 月至 6 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 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废除“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不但拒 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材料三:北京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 “6 月 5 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 ……接着,机器、纺纱、 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