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6-17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试题详情
生活中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乒乓球台高约为760cm
B、 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C、 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
D、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试题详情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就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B、 通常我们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C、 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利用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试题详情
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火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火车、地面
B、 地面、火车
C、 火车、火车
D、 地面、地面
试题详情
在图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文字被放大
C、 重庆夜晚的灯光
D、 墙上“手影”
试题详情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试题详情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试题详情
如图,小丽家住小区,安装有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关于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C、 这种镜头与矫正近视眼的眼镜属于同一类透镜
D、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试题详情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B、 甲的运动速度比乙的运动速度快
C、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D、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试题详情
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潜望镜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D、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试题详情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100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00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20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15m/s
B、 6.25m/s
C、 6.50m/s
D、 6.60m/s
试题详情
小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空量杯的质量和这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2

56

8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 10g,3.2x103kg/m3
B、 10g,1.6×103kg/m3
C、 20g,1.2×103kg/m3
D、 20g,1.0×103kg/m3

填空作图题:本题共7个小题,第19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试题详情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模型法”、“归纳法”等。研究光学问题时,引入“光线”的概念,主要采用了;列举一种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物理问题的事例
试题详情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试题详情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生活、生产中,人们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设计出所需的物品。电灯的灯丝用金属钨制成,除钨具有导电性外,还因为它的高;航空材料常采用高强度、低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试题详情
小明同学国庆期间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重庆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半瓶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半瓶矿泉水的质量,瓶内气体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题详情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图(选填“甲”或“乙”),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立、缩小的实像(选填“倒或“正”)。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选填“顺吋针”或“逆时针”)。

试题详情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个小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7分、第23小题8分,共28分。

试题详情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试题详情
晓雯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试题详情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试题详情
小华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8分,第26小题8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试题详情
雾霾的频繁出现催生了一个新的商品交易—“卖空气”,如图,在某电商平台上标称“新西兰纯净手工灌装的一瓶规格为7.7L(1L=10-3m3)的压缩空气,卖价高达219元,它警示着人们,今天空气成“商品”,明日就可能会成为“稀缺品”,呼吁人们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已知一瓶这样的空气密度为8kg/m3。求

试题详情
国庆节期间,小李的爸爸从家里出发开车带小李去新华书店购书,回来后小李向爸爸请教一些有关汽车的问题,并做了记录,内容如下表(1L=10-3m3)。请你根据小李记录的内容计算:

平均车速

45km/h

平均耗油

10L/100km

93#汽油价格

7.55元/L

93#汽油密度

0.8×103kg/m3

试题详情
铸造车间用密度为6.0×103kg/m3的合金浇铸实心工件,已知所用模具质量为1.2kg,模具材料的密度为0.6×103kg/m3。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