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检测试题

日期: 2024-05-31 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8分)

试题详情
小利是八年级(2)班的一名学生,是校合唱团的成员,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也是社会的普通一员。这表明( )

①人的身份是通过家庭关系确定的

②人的身份是通过亲子关系确定的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歌德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整体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社会孤立存在

④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肖雪在日记中写道:“走进学校,我们是名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回到家里,我们是子女,尊重父母,为和谐家庭出力;身处社区,我们是居民,自觉爱护我们的居住环境……我们就是变形金刚,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彩。”肖雪这段话表明( )
A、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只有一种身份
B、 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C、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试题详情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母女、同事——血缘关系
B、 同乡、邻居——地缘关系
C、 同学、兄弟——业缘关系
D、 同行、业主——地缘关系
试题详情
互联网架起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下面漫画说明( )

A、 网络帮助我们结交新友
B、 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C、 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
D、 借助互联网可以休闲娱乐
试题详情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下列关于网络的影响和典型事例对应正确的是( )
A、 网络→积极影响一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智慧城市”
B、 网络→消极影响→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市长信箱”
C、 网络一积极影响→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诈骗”
D、 网络→消极影响→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网络谣言”
试题详情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足迹、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殊不知,这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不经意间也泄露了许多个人信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报告显示,85.2%的被访者个人信息曾被手机软件泄露,建议建立软件“黑名单”和抽查制度。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使用手机上网

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③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使用手机软件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④依法打击相关软件网站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试题详情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生活中之所以有这些规定,是因为( )
A、 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规则
B、 社会规则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C、 仅靠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够
D、 制定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试题详情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结合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诉求,全国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举措。关于规则的改进,青少年能做出的贡献有( )

①废除一些失去了存在合理性的规则

②调整和完善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的规则

③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

④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暴力程度令人震惊,更可怕的是,有的“问题少年”不以之为耻,反而以“炫暴”为荣,对被欺凌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侵害,也极大地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侵蚀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已成为未成年人发展的一个“肿瘤”。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
A、 违背社会保护,不利于未成年人发展
B、 我们要强身健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 说明部分学生法治观念淡薄,应培养规则意识
D、 说明社会制裁不足,全社会应共同执法
试题详情
下图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数据显示( )

A、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B、 有了社会秩序能够杜绝混乱、化解矛盾
C、 公共场所需要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D、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必须靠强制执行才能维持
试题详情
下列古语中最能启示人们,要学会“自律”的是( )
A、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B、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C、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D、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试题详情
手机种树、走路捐步、一元购画……时下,网络公益对很多人来说已不陌生。“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日渐成为社会文明的一种新风尚。为响应网络公益,公民应该( ) 

①制定网络规则,促进网络公益的健康发展 

②学会利用网络力量,帮助那些有困难的社会群体 

③奉献自己的全部时间,全身心投入更多公益活动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2025年②中国式现代化
B、 ①2025年②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①2035年②实现共产主义
D、 ①2035年②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简答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10分)

试题详情
最近一段时间,“河南好人”频频刷爆很多人的朋友圈。“信阳66岁老人冒险下水救人”的消息在网络上火热传播,网友纷纷为李守发老人奋不顾身的英雄行为表示敬佩。信阳市李芳老师舍身救护学生的壮举,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教育部追授李芳同志为“全国优秀教师”。南阳49岁的孙中亮在浙江宁波跳河救人,而他做完心脏搭桥手术还不到一年;杭州一个3岁男孩意外从6楼坠下,6人撑起床单接住孩子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其中就有来自信阳的王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12分)

试题详情
网络生活新空间

材料一:移动支付、移动直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在消费升级、技术革新、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的推动下成为现在及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头戏。网络VR旅游,足不出户游天下。网络问政,互联网+政务服务,让老百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材料二:某校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每周上网时间

上网的主要意图

浏览过不健康网站

10小时以上

28小时以上

查资料

聊天交友

玩游戏

比例

79%

1.2%

3%

15%

82%

4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