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 B、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
- C、 生物圈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D、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可以修复的
试题详情
下列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外来生物入侵
③不乱扔废电池
④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
⑤大量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 A、 ①②④⑤
- B、 ①③④
- C、 ②③④⑤
- D、 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贯穿生活点滴。做法不妥的是( )
- A、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再利用
- 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
- C、 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 D、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试题详情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9年4月29日开幕,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叙述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 提倡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 B、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 C、 多开采森林木材,改善我们的生活
- D、 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垃圾分类21·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及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 A、 温室效应:大量使用氟利昂等物质
- B、 酸雨: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排放过多
- C、 水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 D、 土壤污染:主要是一些重金属和残留的农药
试题详情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其所导致的结果不相符的是( )
- A、 大量砍伐森林→水污染
- B、 排放烟雾→大气污染
- C、 使用含氟制剂→臭氧层被破坏
- D、 外来物种入侵→本地物种灭绝
试题详情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 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从而保护地球
- B、 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秸秆还田、做饲料等
- C、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 D、 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试题详情
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经过生物学的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 A、 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 B、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 C、 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 D、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试题详情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 A、 垃圾分类处理后再利用
- B、 大力采矿促进经济发展
- C、 沙漠生态修复打造绿洲
- D、 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试题详情
我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彰显了我国的大国担当,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以下措施有利于减少室温气体排放的是( )
- A、 使用新能源公共交通
- B、 开私家车上下班
- C、 火力发电
- D、 焚烧秸秆
试题详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 A、 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拓展用地
- B、 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和区域性水污染防治
- C、 在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方面广泛实施生态科技项目
- D、 着力于天然林保护、城市绿化建设、新农村村寨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等
试题详情
塑料属难降解材料,自然界一百年也降解不了,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害气体。为了让生活更环保,我们应该减少塑料的使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 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如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塑料吸管等
- B、 购物使用环保袋,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 C、 垃圾分类,将损坏的塑料脸盆、塑料椅放入可回收垃圾中
- D、 勤俭节约,用购物的塑料袋装生活垃圾
读图理解题
试题详情
下图是以1990~1997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量为依据绘制的20世纪及未来50年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某校初二年级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对多个大型居民小区进行了走访,得到了如下结果:
对垃圾分类的态度 | 不赞同 | 赞同但未行动 | 赞同且有行动 |
人数 | 40 | 306 | 454 |
据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资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试题详情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烈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大幅度的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