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大串讲:郑和下西洋

日期: 2024-05-16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单选题

试题详情
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记载了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的一段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材料说明郑和( )
A、 七下西洋实践了“天朝上国”的理念
B、 船队主要用于扩大通商和控制南洋
C、 具有海洋开放、财富、主权和忧患意识
D、 这一言论和日益严重的东南倭患有关
试题详情
孙中山说:“……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他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赤壁之战
B、 戚继光抗倭
C、 淝水之战
D、 郑和下西洋
试题详情
读图,指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

A、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 非洲西海岸和波斯湾地区
C、 红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岛
D、 印度西海岸和波斯湾地区
试题详情
七年级某班围绕“岳飞”“戚继光”展开研读历史人物的专题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对两人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两人都反抗外来侵略,是值得敬佩的民族英雄
②两人领导的战争性质不同
③两人领导的军队都纪律严明
④两人的活动均促成了南北政权对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试题详情
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众多以某位航海家名字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三宝镇、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 )
A、 郑成功
B、 郑和
C、 戚继光
D、 岳飞
试题详情
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
A、 红海沿岸
B、 英吉利海峡
C、 大西洋沿岸
D、 波罗的海沿岸
试题详情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文中描述的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戚继光抗倭
D、 玄奘西行
试题详情
“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到元朝时,航海的黄金时代来临了,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材料中的“奇迹”指的是(    )
A、 张骞通西域
B、 玄奘西行
C、 郑和下西洋
D、 鉴真东渡
试题详情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    )
A、 从1351年到1410年
B、 从1305年到1403年
C、 从1405年到1433年
D、 从1505年到1541年
试题详情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人“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 哥伦布发现美洲
B、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郑和下西洋
试题详情
明朝时,戚继光率军九战九捷,全歼浙江沿海倭寇的地点是(    )
A、 台州
B、 苏州
C、 泉州
D、 下州
试题详情
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 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 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试题详情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课笔记,其中出现错误的一项是(    )

目的

时间

影响

所到地区

提高明朝地位和威望;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1405—1433年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到达亚欧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A、 目的
B、 时间
C、 影响
D、 所到地区
试题详情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不能够印证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历史发展线索的是(    )
A、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
B、 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交往
C、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南洋经济发展
D、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试题详情
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 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 获取经济效益
C、 海外移民
D、 殖民扩张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宣扬国威    ②到西洋去“取宝”    ③为开辟新航路

④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    ⑤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试题详情
黑格尔曾评论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贸易。可是太平洋邀请来的中国人,竟是所谓正其义而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他认为郑和的航海壮举主要是为了( )
A、 加深中国对太平洋国家的了解
B、 开辟“丝绸之路”海上航线
C、 大力宣传君主专制
D、 皇帝“施恩于海外”的政治秀
试题详情
“(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郑和
D、 郑成功
试题详情
“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远航主要是示中国富强。”据材料可以看出郑和这次远航的( )
A、 原因和过程
B、 规模和目的
C、 作用和背景
D、 规模和影响
试题详情
随同郑和远航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木骨都束国,自小葛兰(印度的魁郎)顺风二十昼夜可至。其国濒海,堆石为城,垒石为屋四五层。”这则材料说明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为(    )
A、 印度西海岸
B、 美洲东海岸
C、 非洲西海岸
D、 非洲东海岸
试题详情
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开辟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充分展现了我国作为海洋强国和文明大国的风范,这位航海家是(    )
A、 张骞
B、 鉴真
C、 玄奘
D、 郑和
试题详情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其远航主要目的是(    )
A、 宣扬国威
B、 学习佛法
C、 寻找黄金
D、 传播文化
试题详情
郑和奉命下西洋,每次出行,随行人员达270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为明朝官兵。先后七次下西洋,历经28年,见于史书记载的军事行动仅有3次,均为对方首先挑起事端,明军被迫迎战。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 探索海上航路
B、 履行和平使命
C、 具有冒险精神
D、 促进中外贸易
试题详情
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试题详情
 “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贵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港……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这则出自《明史》材料所记的历史事件是(    )
A、 宋朝的对外贸易
B、 郑和下西洋
C、 世界各国与明朝贸易
D、 明朝抗击倭寇
试题详情
习近平曾说:郑和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这意在说明郑和船队是(    )
A、 和平的使者
B、 文明的传播者
C、 贸易的推动者
D、 航线的开创者
试题详情
郑和船队在归国途中帮助苏门答腊国王平定叛乱,取得“诸番镇服”的效果,随后非洲东海岸和东南亚诸多国家纷纷来华朝贡贸易。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对明朝的影响是(    )
A、 提高国际威望
B、 促进航海事业
C、 拓展海外领土
D、 推动民族交融
试题详情
位于东南亚的泰国有“三宝塔寺”,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 建立明朝,统一了全国
B、 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 7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
D、 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试题详情
下图是《榜葛剌进麒麟图》,它描绘的是15世纪早期南亚地区的榜葛剌国王来中国进献长颈鹿的场景。当时的中国人将长颈鹿视为瑞兽麒麟。与这一场景的出现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A、 张骞通西域
B、 宋辽澶渊之盟
C、 郑和下西洋
D、 雅克萨之战
试题详情
“(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
A、 出使西域
B、 西游天竺
C、 东渡日本
D、 七下西洋
试题详情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安史之乱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B

鉴真东渡

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C

郑和下西洋

完成环球航行,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D

闭关锁国

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郑和的随行官员对途经西洋国家的地理位置、港口、社会风貌和气候物产等做了记述。据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A、 打破了东西方隔绝状态
B、 开创了亚欧海上交通要道
C、 增强了明朝的国家实力
D、 增进了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试题详情
法国学者弗郎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一书中,记载了郑和为说服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的一段话:“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材料说明,郑和(   )
A、 七下西洋实践了“天朝上国”的理念
B、 船队主要用于扩大经商和控制南洋
C、 具有海洋开放、财富、主权和忧患意识
D、 这一言论和日益严重的东南边患有关
试题详情
一位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明代宦官在他的回忆录里记录了船员们的四个活动场景,其中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 在越南抢夺当地居民们的财物
B、 出发前搬运精美的瓷器上船
C、 拒绝伊朗使节随访中国的请求
D、 在英国的利物浦购买新丝绸
试题详情
明朝时,郑和能够完成七次下西洋壮举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力强盛
B、 造船技术高超
C、 地理和航海知识丰富
D、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