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4年中考物理一诊试题

日期: 2024-06-17 中考阶段物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试题详情
 “天宫课堂”在充满趣味的教育中,让我们掌握科学知识,树立航天强国的梦想。我国航天员在“天宫课堂”向我们传递信息是通过(  )
A、 超声波
B、 电磁波
C、 次声波
D、 红外线
试题详情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雪在太阳光照射下融化成水
B、 冬天室外水桶里的水结成冰
C、 冬天房间窗户玻璃内表面结有冰花
D、 冰冻衣服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变干
试题详情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飞船
试题详情
 我国高铁采用了能量回收制动方式:列车到站前停止动力供电,继续向前运行,内部线圈随车轮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回收。以下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手摇发电机
B、 扬声器
C、 电磁起重机
D、 电风扇
试题详情
 寓言故事《龟兔赛跑》说的是兔子和乌龟比赛,两者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兔子开始跑得很快,但途中睡了一觉,醒来再追,发现乌龟先到达终点取得了胜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B、 兔子比赛的平均速度比乌龟大
C、 比赛胜负根据相同时间比路程
D、 比赛胜负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
试题详情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传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场面非常热闹。关于赛龙舟活动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震耳欲聋的鼓声属于超声波
C、 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大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
试题详情
 为了安全用电。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电”常识的了解必不可少。下列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2V
B、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C、 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为50V
D、 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
试题详情
 如图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挖掘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铲斗前端成齿状,可增大压力
B、 装上宽大的履带,可增大压强
C、 铲斗前端成齿状,可增大压强
D、 履带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摩擦
试题详情
 如图,建成后的成都锦城湖公园为城市提供了更充足的“绿肺”空间,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闻到湖边青草芳香是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 阳光下湖水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
C、 烈日下,湖水比岸上石头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D、 气温降低时,湖水分子运动变慢,含有的热量减少
试题详情
 摩天轮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摩天轮转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当摩天轮中的游客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游客的机械能不变
B、 游客的重力势能不变
C、 游客的机械能增大
D、 游客的动能减小
试题详情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 家中用电器一旦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将火扑灭
C、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或零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D、 电冰箱、洗衣机等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也可以接在两孔插座中使用
试题详情
 如图为运动员进行撑杆跳的简化图,根据该情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撑杆给人作用力时人也给撑杆作用力
B、 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变化都会影响弹力的作用效果
C、 撑杆受到人的压力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使物体发生形变
D、 运动员和撑杆接触后才受到弹力,说明物体需要接触才会有力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电路中,R1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则( )

A、 甲、丙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小
B、 甲、丙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变大
C、 甲表示数不变,乙、丙表示数变大
D、 甲、丙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小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试题详情
 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眼睛患有近视时,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近视眼镜对光起(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将像的位置矫正到视网膜上。
试题详情
 运动场上若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态。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金属罐中,则常温下氯乙烷是采用的方法被液化后储存。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无人机重为50N,它受到的升力(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50N。若此时一切外力都消失,无人机将保持(选填“静止”、“匀速直线下降”或“匀速直线上升”)状态。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重12N的小球静止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继续增大小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它受到的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试题详情
如图,将白炽灯灯丝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通过白炽灯灯丝和小灯泡的电流(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加热灯丝,小灯泡变暗,说明温度越高导体电阻越

试题详情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据此人们研制出了电磁继电器。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上升到金属块A之后,(选填“红”或“绿”)灯亮。

试题详情
 图甲是办公室常见的便携式养生壶,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其底座的加热器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已知R1的电阻为220Ω。当双触点开关S接触1和2时为保温挡,正常工作1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为J;当调节到加热挡时,电阻R1R2联接入电路。

作图题与计算题(17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试题详情
 如图,画出点光源S通过右侧窗口照亮的范围。

试题详情
图甲是小明自行车的手闸,其中ABO可视为一种杠杆,简化示意图如图乙,O为支点,F2为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试题详情
 如图是全球首款无人驾驶巴士“阿波龙”,其空车重力为30000N,静止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2m2。车满载时在水平路面以36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1500N。求:

试题详情
 某同学选用规格为“12V; 6W”的灯泡L、定值电阻R1(阻值为12Ω)及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24Ω; 2A”)等元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S2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a端时,灯泡L正常发光。电源电压不变,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求:

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试题详情
 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小晨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如图甲)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她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吊坠的密度进行鉴定。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试题详情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对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电力是一次能源
B、 提高能量转化效率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C、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难、成本高,无实用价值
D、 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会消灭,所以不用节约能源
试题详情
 如图,是一张大厦的照片,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照相机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 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在太阳下的大楼是光源
试题详情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甲和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热容表示甲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B、 乙的比热容为
C、 都加热时间t1 , 乙吸收热量比甲吸收热量多
D、 因甲和乙的沸点相同,故甲和乙的吸热能力相同
试题详情
 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打捞水中的工件。已知工件的体积为30dm3 , 密度为3×103kg/m3。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60N,=1.0×103kg/m3g=10N/kg,不计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工件提离水面后忽略上面所沾的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定值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P1 , 电路中的电流为I1;再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至另一位置时,R1消耗的功率为P2 , 电路中的电流为I2 , 电压表示数为5V,已知P1P2=1:4,滑动变阻器第一次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前后两次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综合题(共10分。第7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某拉力器设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源电压U=6V,电阻R0=10 , 均匀电阻丝MN长为10cm,阻值为20。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00N,弹簧伸长1cm。P与MN间的摩擦不计,在弹性限度内使用弹簧。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的底面积S=8×10﹣3m2 , 容器高0.2m,内盛0.17m深的水.A1和A2为两个均匀实心立方体物块(不吸水),A1的质量为0.185kg,A2的体积为3.2×10﹣4m3 , (已知ρ=1.0×103kg/m3 , g取10N/k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