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日期: 2024-04-30 高一下学期历史

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试题详情
公元前2900-前2000年期间,两河流域地区统治者拥有较多头衔。最初一般使用“恩西”“卢伽尔”,意为某一城市的主人,后来其标识的地理范畴逐渐超出原有城市的界限,再后来有的统治者甚至创造出多种“四方之王”“世界之王”的新头衔。这些变化(  )
A、 表明统治者满足于小国寡民现状
B、 反映城邦国家向地域国家的演进
C、 标志着两河流域文明国家的形成
D、 促进了两河流域统一帝国的发展
试题详情
 历史文献记载,西非古国加纳王国(约公元400-1200年)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为国王贵族居住的王城,周边围有城墙,禁止外人擅入;一为穆斯林商人聚居的城区,拥有颇有规模的市场。这反映出(  )
A、 加纳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
B、 非洲文明具有多元体特征
C、 伊斯兰文化对非洲影响深远
D、 帝国扩张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试题详情
 在广泛种植谷物之前,西欧的许多农民都是居无定所的,他们到处迁徙,去耕种土地和饲养牲畜。公元1000年以后,农民们开始轮作庄稼,建造房屋并在村庄定居,这首先发生在法国、英格兰和德意志地区。这一发展说明西欧(  )
A、 庄园制度推动了社会进步
B、 游牧民族开始了农业生产海
C、 农业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
D、 生产力进一步改变生活方式
试题详情
 古典法理学认为海洋是由全人类共享的财产,直到13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才分别宣称对亚得里亚海北部和利古里亚海拥有管辖权,试图确保所有的货物都通过其港口,以便在港口征收关税和其他费用。据此可推知(  )
A、 海上贸易推动了海权意识发展
B、 意大利最早确立海洋霸主地位
C、 私权观念促成国际法体系形成
D、 新航路开辟冲击传统海洋观念
试题详情
 15世纪,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统治者马克西米利安先后娶了勃艮第女公爵、米兰公爵侄女为妻,并安排子女与其他王国继承人结亲,结果是其孙查理五世(1500-1558年)获得了卡斯蒂利亚王国、勃艮第公国和莱昂、阿拉贡等王国的继承权。由此可知,联姻(  )
A、 促进了国王世俗权力增强
B、 强化了“欧洲一体化”意识
C、 适应了帝国领土扩张需要
D、 确保了继承人的血缘正统
试题详情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卢梭的这段话突出体现的观点是(  )
A、 社会契约
B、 天赋人权
C、 人民主权
D、 直接民主
试题详情
 如图图示主题为:15至18世纪大西洋地区奴隶蔗糖和工业品贸易的起点与终点。对此理解和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区域差异是三角贸易形成的根源
B、 美洲糖业出口优势基于市场竞争
C、 殖民扩张加快了非洲工业化进程
D、 欧洲占据大西洋贸易圈绝对优势
试题详情
 1769年,理发师阿克莱特(1732-1792年)发明水力纺纱机,获得了该项发明的专利权,之后创建了多家水力纺纱厂。1782年他雇佣的工人数已经达到5000名,资金不少于20万镑,同时期比较大的纺纱厂固定资产在300英镑左右。阿克莱特逐渐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纱厂主,晚年还被英王加封为爵士。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专利制度激励了动力技术的革新
B、 生产组织从工厂发展为垄断组织
C、 纺织业领域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
D、 生产领域变革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试题详情
 1854年,一支美国海军中队第三次“叩关”日本,舰队司令佩里与幕府将军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日本向美国船只开放下田和函馆两个港口。此后,日本的外贸总额从1859年不到200万美元,到7年后超过了2800万美元。材料表明当时日本(  )
A、 幕府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 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民族危机推动本国经济转型
D、 从此成为列强扩张主要目标
试题详情
 据统计,1860年美国北方纽约州的工业生产总值接近3亿美元,超过南方四州(弗吉尼亚、亚拉巴马、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总值的3倍。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美国(  )
A、 中央与地方权力大小
B、 民主政治的地区差异
C、 南北战争胜负的原因
D、 大小州人口数的变化
试题详情
 19世纪后期,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工人阶级逐渐获得了政治选举权,改良主义也成为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趋势。材料表明当时英国(  )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破产
B、 工人阶级缺乏斗争意识
C、 工业革命限制工人运动
D、 政治改革缓和阶级矛盾
试题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妇女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支援军事、维持家庭生活,许多战前男性占主导的工作岗位都出现了妇女的身影。战后,德国确立了“妇女荣誉节”,女性逐渐获得了政治选举权。材料反映出(  )
A、 战争客观上促进女性地位提升
B、 大量妇女参战决定了战争结局
C、 德国工人运动取得阶段性胜利
D、 妇女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束缚
试题详情
 “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这一言论描述的是(  )
A、 俄国十月革命
B、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
C、 苏俄新经济政策
D、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试题详情
 1947年,杜鲁门总统渲染“共产主义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极权政体……危害着美国的安全”,他扬言要“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苏联领导人则力主“把一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变为国际性的专政”。这说明当时(  )
A、 美国的民主政治受到威胁
B、 共产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C、 美苏成为两极格局的核心
D、 美苏意识形态对抗激烈
试题详情
下表统计数据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据表中信息可知,二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年

12.2%

23.2%

50.7%

1990年

2.8%

5.1%

7.2%

工业

1950年

34.7%

42.2%

22.2%

1990年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年

48.9%

32.4%

26.6%

1990年

71.4%

54.4%

59.2%

A、 国家宏观调控加强
B、 中间阶层日益扩大
C、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D、 农业经济急剧衰退
试题详情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其理念植根于古代丝绸之路精神,是当代中国为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是(  )
A、 内外有别,远交近攻
B、 天下一家,家国情怀
C、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D、 求同存异,各取所需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农奴制对人身实行最大的束缚,教会对人的精神实行束缚,基督教的神学教义也束缚着人的思想。而向现代社会转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某种程度的人的解放。人必须从中世纪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有自我意识、有创造能力的人。 

——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第一条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合均旨在维护人类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与反抗压迫。 
第六条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是惩罚都是一样的。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三 1601年,英国议会颁布《济贫法》,它企图以福利救济、以工代赈、劳动培训(建立贫民习艺所)等方式,对贫困者的生活给予一定的“保障”。1662年颁布《住所法》,规定贫民只能在原住教区得到救济,以阻止贫困人口的无序流动。1795年英国部分地区开始流行一种新的社会福利方式:斯皮纳姆兰制,在“公平收入”的口号下,它规定对每个在固定收入水平线以下的劳工,按照面包的市价和劳工家庭成员的人数进行补贴、救济,保障其最低生活。183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它废除了“院外救济”,贫民只有进入“济贫院”后才能获得实物救济。而济贫院实际上是“劳动院”,是另一个工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990年,合法的国际移民有将近1亿人,难民约1900万人,而非法移民至少达到了1000多万。这个新移民浪潮部分是非殖民化、新国家的建立,以及鼓励或强迫人民迁移的国家政策的产物,但同时它也是现代化和技术发展的结果……正如西方的经济增长刺激了19世纪的向外移民一样,非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样刺激了20世纪的向外移民。 

——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冲突,印度尼赫鲁政府在军事较量失败后,计划制定出以中国为主要军事防范对象的第一个五年国防计划,希望通过美国的援助加快国防现代化进程。对此,美国约翰逊政府延续了肯尼迪时期援助印度的一贯做法,但政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约翰逊奉行印巴平衡原则,不愿过于偏袒印度,并且美国对印度的军事援助附加了更多前提条件,索要政治回报。 
在制定国防计划的过程中,美印双方对“中国威胁”的判断、应对方式、国防建设的目标和手段等核心问题上存在明显歧见。例如,印度想要组建超音速战斗机中队,但美国政府认为超音速战斗机不是对抗中国所必须的装备,且印度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设施。向美国索要而不得后,印度便积极地与苏联接触。此后,约翰逊政府在亚洲的战略重心逐渐转移至东南亚。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对南亚次大陆实行武器禁运,中断所有军事援助,并且撤销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驻印军事供应代表团。至此,美印军事关系史上的一段“蜜月期”宣告结束。 

——摘编自刘恒《美国对印度第一个五年国防计划的援助和限制(1962-196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