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步练习

日期: 2024-05-13 高二下学期思想政治

单选题

试题详情
兔年春晚的宣传片亮相欧洲多国地标、纽约时报广场、巴西零点广场……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春晚。这表明(   )
A、 中华文化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同
B、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C、 文化在交融互鉴中逐渐趋向统一
D、 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坚定文化自信
试题详情
老人悠闲地翻阅报纸、孩子津津有味地看绘本故事……悄然出现的城市书屋智慧而温馨,用书香浸润城市、引领风尚。这体现了(   )
A、 城市书屋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B、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C、 文化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D、 文化多样性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试题详情
2023年7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致贺信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由此可见(   )

①我们要不忘本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传播交流而丰富多彩

③促进文化交流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学会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唐玄宗时代,胡旋舞由西域哈萨克族传入中原,胡旋舞传入中原历久未衰,作为舞蹈本身它已融化于中华艺术大动脉之中,为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奉献了养料,促进了祖国音乐舞蹈的发展。这说明(   )
A、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C、 不同民族文化可以求同存异和睦相处
D、 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
试题详情
故宫博物院“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以“花卉”象征西藏与内地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花开满路——西藏地方与内地的交往”、“花繁叶茂——认同与归宿”、“春华秋实——丰硕的文化成果”,三个主题单元集中讲述中国古代西藏与内地各民族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故事。文物联展用史实表明(   )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②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

③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地方的教育、文化事业

④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灿烂的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3年1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该节目通过电影级高质感的拍摄制作,演绎了“唐宋名篇”诞生的历史瞬间,生动再现了宗师的传奇人生。该节目(    )

①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③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精神追求

④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杭州亚运会为体育和文化交相辉映提供了舞台。武术、藤球、板球、柔术、克柔术等5个非奥项目分别代表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的地域特色,丰富了亚运会的竞赛内容,诠释着亚洲体育、亚洲文化的多元之美。此次非奥项目的设置(   )

①以体育为媒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②以文化融合为前提推动了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③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亚洲文化共同繁荣

④以体育文化为物质载体演绎地域文化的魅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做自己”是“在一起”的前提,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一起”的依据,文明交流互鉴则是“在一起”的途径。“做自己”和“在一起”,美美与共,造就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同世界。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②外来文化都值得吸收借鉴

③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在中国人眼里,龙是吉祥神圣的图腾,舞龙、龙舟无不体现了对龙的重视,但是在西方童话中,龙却往往是邪恶的代表,是需要铲除的对象。随着中外交流日趋加深,中国的龙文化也逐渐为他国人民所熟悉和喜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加强交流、学习、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      

②我们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这种差异是古今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根源      

④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障碍和困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弘扬平等、包容的文明观需要我们(   )

①尊重事实,以宽广胸怀认同其他文明

②务求主动,以显著优势引领其他文明

③立足实际,以中国方式展现中华文明

④顺应规律,以对话方式传播中华文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我国积极促成海外流失文物回归,是基于它们(   )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情感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试题详情
在唐代,茶叶和饮茶习俗就已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同时期,日本人已开始种植茶树,并形成弘仁茶风。日本茶道的基本内容为抹茶、点茶,这是宋人的饮茶法。南宋时期,日本再次从中国引入茶法时,点茶在各阶层广为流传而成为时尚。材料表明(    )

①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可以使其更具魅力

③越是悠久的传统文化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设计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University中的首字母“U”为基础形态,糅合了“太阳神鸟”与“凤凰”这两种典型的中国元素,以曲线切割的方式将“U”分割成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并与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标志元素一脉相承。该设计(   )

①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诠释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运用流行元素对传统文化重新阐释

④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春节是传承不息的文化纽带,春节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寄托着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23年l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   )

①表明以春节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认同

②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增强

③意味着世界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中逐步趋向于同一

④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深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

①彰显了文化有个性也有共性,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能够促进文明的互鉴,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2023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有6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名代表携900余个非遗项目参与,成为国内外积极关注和参与的一项国际非遗盛会。这表明(    )
A、 文化是民族的,呼唤人们努力消除文化差异
B、 非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结晶,要传承和发展
C、 文化是多样的,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D、 该文化遗产节加强了文明交流,深化了文明互鉴

解答

试题详情
全盘西化论认为,“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

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不能丢弃,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要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恢复“儒教”,返回孔孟之道,在全社会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四书五经就是当代文化,只要念好四书五经就能够建成文化强国。

你认为上述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亚运会,是杭州的盛事,是中国的盛事,是世界的盛事。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勾勒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风华。开幕式选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之日,倒计时“以水为礼,击鼓迎宾”。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以良渚之光交映亚运之辉。网幕上“梅兰竹菊”尽展典雅之意,地屏上“一抹丹青”舒展宋韵之美,文化之魂“和合文化”贯穿全过程。

材料二  在杭州亚运会上,不仅有奥林匹克项目,还有藤球、板球、柔术、克柔术等非奥林匹克项目,这些项目都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体育特色和文化风情;不仅有中国元素,还有日本、韩国、印度、泰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元素,这些元素都体现了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不仅有竞技比赛,还有文化活动,这些活动都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提供了相互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试题详情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源于文明冲突,而文明冲突的根薄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2023年9月,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展现了当代中国平等、对话、包容、互鉴的文明观。近年来,我国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推动内容不断丰富,方式推陈出新,武术、文物、非遗等很多传统文化在海外广泛传播;中外电影产业合作交流正在影视作品制作、发行、推广等多个领域展开;网络影视、游戏等方面的相互“取经”也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百姓认可的优秀影视和游戏作品……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文化交流是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了智慧与力量。

材料二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已合一的世界,在人已关手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当代中国是如何破解“文明冲突论”,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汇聚智慧与力量的。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27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圣境尼山讲堂开幕。论坛主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材料一  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是在同世界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