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情调研试题

日期: 2024-06-07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阅读理解(35分)

试题详情
名著阅读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暴风雪

石钟山

①多年前的那场暴风雪是全连吃年夜饺子时下起来的,是一场十几年不遇的暴风雪。

②当时,边防雷达连总要换班吃饭,年饭也不例外。第一拨人吃完饭,便列队去雷达阵地换班了。雷达阵地离营区不远,目测距离应该不超过一千米,建在一个山坡上,高矗的雷达天线成了地标,远远地就能看见。一串串电码穿越崇山峻岭,飞到千里之外的团指挥所。雷达连虽小,肩负的使命却很重大。

③第一拨开过饭的人到山上接班,值了一天班的战友又列队从山坡上走下来。年三十了,所有人都知道加餐了。他们脚步轻快,聊着轻松的话题。话题自然离不开年夜饺子是什么馅的。

④炊事班长姓马,是个有七年兵龄的老兵。此时,他笑眯眯地从后厨里走出来。关于饺子馅,马班长也不卖关子,从耳后把一支卷烟拿下来,划火点燃,浓烈的烟雾在他嘴里喷出来,整个食堂就被农家土烟的味道弥漫了。他自豪地说:“韭菜馅的,还有肉,你们吃完饭,可得来帮厨哇,大家一起包饺子。”众人就一脸喜色地应了,有在家的感觉了。

⑤饺子包好时,马班长从厨房里拿出一些鞭炮,来到院子里,好奇的战士们早就围过去了,纷纷从马班长手里把鞭炮抢过去。一声声炸响在半空中连成一片。战士们抬起头向半空望过去,这时才发现天上已飘下来雪花了。随着稀落的鞭炮声淡去,雪越下越大了。

⑥鞭炮放过了,马班长的目光从半空中收回,有些恋恋不舍。战友们知道,马班长在此时,比任何人都想家。两年前,马班长探亲回老家结了婚。后来,他的儿子出生了,妻子给他寄来一张儿子满周岁的照片。幸福在内心已经盛不下了,他逢人便掏出儿子的照片,笑眯眯地问:“我儿子,咋样?”

⑦马班长把目光从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抽回来。灯影里,雪在他脸上融化了,湿漉漉的,他拍一下手说:“好了,该煮年夜饺子了。”正当战士们欢天喜地、热气腾腾吃年夜饺子时,窗外突然刮起了大风。大风突然而至,呼号着,夹杂着雪把世界搅成一团。

⑧马班长从厨房里走出来,端了一盆煮好的饺子,他要去雷达阵地给值班的战士送年夜饺子去。连长站起身,望眼窗外道:“起风了,再派一个人和你一起去吧。”马班长憨憨地一笑道:“不用。”他下意识裹紧大衣,用半个身子挤开食堂的门。我们看见,风吹起马班长的帽耳朵飞起来,像一只鸟。

⑨连部值班的通信员把食堂门撞开,气喘着向连长汇报道:“雷达阵地来电话,大风把天线吹得摇晃了。”雷达天线要是被大风吹倒了,那可是大事故。连长把刚塞进嘴里的半只饺子吐在碗里,喊了一声;“全体集合。”

⑩战友们向雷达阵地奔去。猛烈的风把整个世界都搅乱了,分不清是天上还是地下。战友们手拉着手,摸索着前行。一公里的山路,全连官兵用了足足有两个小时,才摸到雷达阵地上。

⑪连长望着几乎被大风吹倒的雷达天线,独自爬上去,几次差点跌下来,终于把牵引绳系在了天线上。所有的战士用尽浑身力气拉扯着牵引绳与大风较量。一批战士累了,又一批战士上去,他们与风抗衡,和漫天的雪融在一起,个个成了雪人。

⑫天亮时分,风终于弱了下去,高耸的雷达天线渐渐平稳下来。直到这时,所有人才松了一ロ气。又饥又冷的战士们,瘫倒在阵地上。

⑬连长突然想起了马班长,叫了一声;“马班长的饺子呢?”大家这才想起马班长出门时,端了满满一盆饺子。连长清点人数时,在阵地上压根就没看见马班长。连长嘶哑地喊一声:“咱们回去,吃回锅饺子。”

⑭部队撤下雷达阵地时,天已经亮了。当战士们走到半山腰时,他们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就是马班长么。他弓着身子,用身体护着盛饺子的盆,风把他大衣吹开了,满脸风雪地一动不动立在那。那金饺子早就成了冰坨。战士们叫喊着向马班长冲来,马班长落满雪的脸上,正微笑地面向前方。

(《解放军报》2023年1月8日,有删改)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历史小说应兼容真实性与艺术性

①处理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是历史小说创作者绕不过去的课题。真实性与好看,哪个更重要?过度拘泥前者,往往失之呆板乏味;一味追求后者,则有篡改虚无之嫌。历史文学的黄金平衡点究竟在哪里?这些是我在创作《长安十二时辰》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在我看来,若要厘清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需要创作者加深对守正与创新的认识。

②“守正”,需要我们尊重历史真实。历史小说与别的文学题材不同,它基于真正存在的历史,其文学魅力,很大程度源于这种真实感。譬如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无论多么尊刘抑曹,也不会改写三分归晋的历史进程;无论“状诸葛之多智”到什么程度,也要面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这种无可改变的史诗感,恰恰是《三国演义》最具魅力的地方。与之相对照的是,上世纪20年代,有人写了一部《反三国演义》,大笔一挥,让蜀汉统一天下,痛快是痛快,艺术价值却无甚可观。足见对历史基本事实的尊重,是此类小说创作的一个大前提。史实的皮之不存,艺术的毛将焉附?

③当然,再高明的历史学家,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还原历史。因此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在把握“守正”这个大原则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地要在历史空隙中填入一些原创要素,通过发挥文学想象力,赋予发生在古代的故事以现代意义,这就离不开创新意识。

④所谓“创新”,并非凭空杜撰,它是一种基于历史真实的合理想象,但这正是最考验历史小说作者的地方。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历史本身以及背后的逻辑,在真实的基础上加以推演,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创新。

⑤我写历史小说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求这个历史小说的故事情节,如果换到不同时代,就是不成立的。换句话说,我要写出每个时代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对生活细节的描摹和对当时社会观念的呈现。如果在这两方面能营造一

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那么读者对小说中的“时代”就会有强烈的沉浸感和体验感。在创作《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小说时,我极力搜寻有关唐代长安城的文献资料与考古成果,尽量于史有据。我曾把长安城布局一坊一坊地敲进表格里,把每一坊的功能、典故、所居名人做成一张地图,为的就是把长安城看清楚,从而在小说中把一百零八坊的细节展现出来。如此一来,读者即使不谙唐史,也会被这种巨细靡遗的真实性所感染,仿佛自己置身于那时的长安城中。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他

们所体验到的盛唐气象,某种意义上却是真实的。

⑥当史实得到尊重,才有充分的空间舒展想象、丰富内涵;当历史逻辑得到遵循,戏剧性才会更令人信服,从而收到更好效果。归根到底,历史小说的真实性与艺术性两者并臻,才能诞生新时代的经典之作。

(作者:马伯庸,有删改)

【文本二】

书法艺术要契合时代审美

①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汉字艺术的书法,肩负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的使命,以及抒发情志、感悟生活的功能。在历史文脉赓续与社会生活变迁中,书法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于世代传承中彰显人文情怀。

②当我们回顾历代书法经典时会发现,这些作品往往具有相似的特质。内容上,它们大多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或事件,传递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意蕴;艺术表现上,它们常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入新元素,包括时代特征与笔墨技法,继而崒登至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高峰。比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记录雅集活动,书风尽美,寄托着创作者对自然挥洒的追求;唐代颜真卿《争座位帖》斥责谄媚,笔法圆劲,神韵间散发着忠义之气;宋代黄庭坚《松风阎诗帖》借景抒情,宇势开张,成为尚意书风的经典。“文”与“质”的互动,传统文脉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使这些书法作品拥有了永久的生命力,也为当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③无论古今,书法艺术创作都需紧跟时代步伐。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可以强化具有时代特征的叙事表达或诗性传递。10余年来,我先后创作了《我的中国心》《体育颂》等数十件涵盖草、篆、隶多种书体的艺术作品,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诗性表达,诠释我对于社会文化的深层思考。

④书法艺术要契合时代审美,离不开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中华书法艺术发展到今天,积累了丰厚财富,随着时代变迁,艺术创作还会不断变化,还需不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与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书法艺术更好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言恭达,有删改)

古诗文阅读(共15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柱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重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文(50分)

试题详情
写作

面对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选择阔别家人、不畏严寒、站岗戍边,有的人选择隐姓埋名、以身许国,为祖国科研事业作出贡献,可也有的人选择“躺平”过活,最终碌碌无为。选择或许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选择,所以面对人生的“选择题”,前进还是后退,尝试还是抱怨,都应该着重思考,谨慎填写答案。

一人民日报《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⑴你有过“毫不犹豫”或“举棋不定”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选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一个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⑵学校拟举行关于“国旗下讲话”的征文活动,请你结合对上述材料的阅读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征文。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