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5.1《北方地区》同步练习

日期: 2024-06-06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单项选择题

试题详情
在冬季,我国很多南方人喜欢去下图甲区域旅游,主要原因是(   )

A、 草场广,可感受草原风情
B、 海拔高,可观赏蔚蓝天空
C、 气温高,可享受灿烂阳光
D、 气温低,可体验冰雪乐趣
试题详情
下列区域中,其特征与下表描述相符的是(   )

海拔(米)

2-250

1月平均气温(℃)

-24-9

年降水量(毫米)

350-700

A、 东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塔里木盆地
试题详情

如图为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内蒙古自治区的植被变化从东往西大致是(  )

 

A、 森林→草原→荒漠
B、 荒漠→森林→草原
C、 森林→荒漠→草原
D、 草原→森林→荒漠
试题详情
在乌拉盖草原能够感受到的蒙古族特色文化是( )
A、 泼水节
B、 冰雪节
C、 火把节
D、 那达慕大会
试题详情
下列省区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有    (      )

  ①陕西省  ②山西省  ③黑龙江省  ④西藏自治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样是高原地形,自然景观却不尽相同。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的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
A、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黄土高原
B、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内蒙古高原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
D、 “石芽、峰林、溶洞广布”——青藏高原
试题详情
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平原、山地为主
B、 以丘陵、山地为主
C、 以高原、盆地为主
D、 以山地、高原为主
试题详情
读下图,关于该河流各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河段

水文特征

水力资源丰富

河道宽阔,水量最大

含沙量非常大

“地上河”,流速急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试题详情
下图为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A-B-C-D四地完成的穿越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甲: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 乙: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 丙: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A
D、 丁: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试题详情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人们从全国各地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中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其中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展现了不同地域、民族的主食文化。下列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新疆当地人传统食品有白食、红食
B、 蒙古族人以饺子为主食
C、 南面北米是南北方主要的饮食差异
D、 藏族牧民以糌粑为主食
试题详情
下图是我国一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据图判断,该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黑龙江省
D、 海南省
试题详情
中国的饮食文化折射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列餐饮招牌与其所属省区的简称对应一致的是(   )

A、 ①—滇
B、 ②—皖
C、 ③—甘
D、 ④—陇
试题详情
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与现象,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青海湖“日光城”牦牛
B、 坎儿井    哈密瓜    绿洲农业
C、 黑土地    长城      窑洞
D、 红土地    赛龙舟    竹林
试题详情
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蒙古族印记的是(    )
A、 饮马奶酒,骑马射箭
B、 朋友来访,敬献哈达
C、 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 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试题详情
北京属于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 )

①降水均匀,季节变化不明显

②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③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

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红松是一种珍稀树种,也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建筑、造船、国防工业的优良木材。丙区域是亚洲最大的红松分布区,近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我国红松最主要的采伐地。由于当地气候寒冷,红松生长更新极其缓慢。长期过量砍伐,导致该区域红松资源急剧减少,林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林下丰富的野生菌类和珍贵药材资源也遭到毁灭性挖掘。

试题详情
2021年7月,河南省中北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一小时降水量达201.9毫米。据统计,此次暴雨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4420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