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日期: 2024-06-02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硅元素:Si
B、 氧化铝:AlO
C、 2个镁离子:2Mg+2
D、 60个碳原子:C60
试题详情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葡萄酿酒
B、 金属导电
C、 汽油挥发
D、 空气液化
试题详情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太阳能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试题详情
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 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 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
试题详情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CO2+H2O=H2CO3
B、 Mg+2HCl=MgCl2+H2
C、 2KClO3 2KCl+3O2
D、 H2SO4+2NaOH=Na2SO4+2H2O
试题详情
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X+H2O,X的化学式为( )
A、 C
B、 CH4
C、 CH3OH
D、 CH2O
试题详情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硫
C、 氮气
D、 水蒸气
试题详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在加压条件下氧气体积变小是因为氧分子体积变小
C、 电线由于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灭火
D、 甲烷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
试题详情
铑被用于汽车催化转化器,使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气体。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铑的原子序数为45
B、 铑的元素符号为Rh
C、 铑是一种金属元素
D、 一个铑原子的质量为102.9g
试题详情
燃烧与人类的生命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B、 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 架空柴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试题详情
中药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描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甘草酮分子由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 甘草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C、 甘草酮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
D、 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试题详情
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溶解
B、 加热
C、 测pH
D、 稀释
试题详情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和H2O,若16 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7,则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
A、 48 g
B、 56 g
C、 64 g
D、 72 g
试题详情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珍惜水、爱护水”是我们当前的主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
B、 海水淡化可用蒸馏法
C、 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D、 水汽化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大
试题详情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图①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B、 若图②中试剂为盐酸和石灰石,则能成功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C、 若图③中试剂为足量澄清石灰水,则可检验二氧化碳
D、 图④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且气体从b通入
试题详情
实验室欲配制2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
A、 配制该溶液需要10g氯化钠固体
B、 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将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C、 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D、 将称量所得的氯化钠固体放入量筒内溶解
试题详情
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反应价值看:可减少CO2的排放
B、 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 从价态变化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从表示方法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2HCOOH+O2
试题详情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 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 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 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试题详情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40

12

1

10

反应后质量/g

12

6

待测

44

A、 W可能是单质
B、 反应中X、W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是3∶11
C、 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X+3Y2W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试题详情
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试题详情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试题详情
将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气体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提示:干燥剂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假定气体全部被吸收),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前

实验后

干燥剂+U形管

101.3 g

103.1 g

石灰水+广口瓶

313.0 g

315.2 g

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列各空白处:

试题详情
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3分)

试题详情
在学校开展的“知水善用”项目学习成果发布会上,小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报告。

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

B.电解水实验中:水作反应物,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C.探究燃烧条件:水的作用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的作用是

E.硫在氧气中燃烧:水的作用是

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B(填字母)。

试题详情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型化学工艺流程。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试题详情
化学兴趣班的同学准备分组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员准备了以下仪器,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试题详情
小舟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实验思路】先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再比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试题详情
小英同学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5 g,现将75 mL的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量/mL

25

25

25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m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