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6-17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下列有关酸碱溶液配制及其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NaOH固体
B、 配制NaOH溶液
C、 稀释浓H2SO4
D、 测稀H2SO4的pH
试题详情
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常用消毒剂的成分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如表所示:

消毒剂类型

成分

使用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

不能与洁厕灵(含盐酸)混用

醇类消毒剂

医用酒精(C2H5OH含量为75%)

远离火源

过氧化物类

过氧化氢(H2O2)消毒剂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消毒剂

过氧乙酸(CH3COOOH)消毒剂

有腐蚀性、有灼伤危险

下列有关上述常用消毒剂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NaClO属于氧化物,Cl的化合价为-1价
B、 C2H5OH属于有机物,具有可燃性
C、 过氧化氢消毒剂应放置于暗处密封保存
D、 过氧乙酸消毒剂使用时谨防溅到皮肤上
试题详情
豆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每百克豆浆部 分营养物质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A

1.80

1.10

0.70

0.015

A、 豆浆中的蛋白质在人体的胃部被消化成氨基酸
B、 豆浆中的糖类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豆浆中的脂肪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D、 豆浆中的维生素A只被人体的小肠壁吸收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
B、 ②分泌的消化液只含一种消化酶
C、 ③分泌的消化液能将脂肪彻底分解
D、 ④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试题详情
2020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核聚变关键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下列关于核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发生聚变
B、 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
C、 原子弹爆炸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核聚变
D、 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利用筷子开启啤酒瓶盖,筷子相当于(    )

A、 费力杠杆
B、 等臂杠杆
C、 省力杠杆
D、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试题详情
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物质R,使皮肤红肿。实验测定物质R呈酸性,由此推断,要消除红肿,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 食醋
B、 肥皂水
C、 浓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盐酸
试题详情
小乐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和“制作和观察血涂片”等实验后,做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中,血管a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小
B、 甲中,血管b的管壁最薄、管径最大
C、 乙中,细胞①在毛细血管中五般排成单行通过
D、 乙中,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试题详情
如图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葡萄酒。图甲装置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 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 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 图丙中的曲线②表示图乙装置中的酒精含量变化趋势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管a中的血压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B、 血管b是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C、 血管a是主动脉,血管c是体静脉
D、 血液从血管a流向c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 能与酸反应,可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
C、 可与CuSO4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波尔多液,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其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 与CO2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先后两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则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

A、 木块前后两次所受的摩擦力
B、 木块前后两次运动的速度
C、 前后两次在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
D、 前后两次拉力的功率
试题详情
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可作为化肥,其水溶液呈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B、 氯化铵能促进作物籽粒饱满
C、 氯化铵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D、 氯化铵溶液的pH<7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小球先后以相同的速度按①②③④四个方向抛出。若某次小球在空中飞行到接近地面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其动能E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此次小球抛出的方响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相同且保持不变,所有的灯泡规格相同,且灯丝电阻不受温度影响。下列比较灯泡实际功率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Pa<Pb+Pc
B、 Pd>Pb+Pc
C、 Pb+Pc=Pe
D、 Pa>Pd=Pe
试题详情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只需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A、 BaCO3→Ba(OH)2
B、 Na2SO4→NaCl
C、 Fe→Fe2(SO4)3
D、 CuO→Cu(OH)2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2只相同的烧瓶,瓶塞上各插入1支温度计,瓶内装有电阻丝,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1、R2。在烧瓶中装入煤油或水(水的比热容已知),两电阻丝接入相应电路,无法完成的实验是( )

A、 烧瓶中装入等质量的煤油,若R1<R2且串联,探究电热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B、 烧瓶中装入等质最的煤油,若R1<R2且并联,探究电热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 烧瓶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若R1=R2且串联,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D、 烧瓶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若R1=R2且串联,粗略测量煤油的比热容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此过程中,下列不会发生的是(    )

A、 灯泡逐渐变亮
B、 电路的总功率逐渐变大
C、 电压表V1的示数从0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
D、 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示数比值逐渐减小
试题详情
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段的化学反应:Fe+H2SO4=FeSO4+H2
B、 be段的化学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
C、 影响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 d点时恰好完全反应,且d点温度高于a点
试题详情
为了比较体内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多少,通过分别燃烧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加热试管中的水,并比较水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来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下列选项与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方法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B、 变量控制
C、 氧化反应程度
D、 同化作用

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提取囊内液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

试题详情
根据心脏局部结构与主动脉弹性作用示意图和各类血管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
试题详情
为了探究Fe、Cu、Ag、R(R为未知金属)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的溶液里,只观察到①中铁丝表面出现气泡,②中铁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丝进行实验,观察到①中R丝表面出现气泡,②中R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为相应金属丝插入烧杯前,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一个重为10牛的物体由粗糙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高度h=4米,长度L=8米,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焦;若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5牛,则拉力F的大小为牛。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装置,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没有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对 (选填“浸有乙醚的棉花”或“简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会增大。如图乙所示为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四个冲程,其中(选填字母)与上述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若该汽油机的曲轴转速是3600转/分钟,则其每秒对外做功次。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试题详情
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烧碱,小乐对用此方法生产的、外包装破损的烧碱样品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建立猜想]猜想1:可能含有碳酸钠,判断依据是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猜想2:可能含有氯化钠,判断依据是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可能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碱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烧碱样品中含碳酸钠和氯化钠

 (反思评价]除去烧碱样品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选用的药品是

A.CuCl2溶液

B.Ba(NO)2溶液

C.Ba(OH)2溶液

D.KOH溶液

试题详情
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小乐为了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一]小乐分别取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波少许于2支试管中,按如下方案进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滴加适量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二]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将反应产生的CO2持续通入NaOH溶液中,用pH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结果如图乙所示。(Na2CO3、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⑴图甲所示实验中,用Na2CO3和稀H2SO4反应来制取CO2 , 而不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来制取,理由是

出的HCl气体会影响pH的测定

⑵根据图乙所示曲线,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

试题详情
小乐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小球质量m1<m2=m3;让小球分别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入橡皮泥中,下落高度h1=h2<h3;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小乐通过实验测量标有“2.5V” 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为气体X(纯净物)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试题详情
小乐利用一个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和一根长1米的轻质杠杆AB自制了一个简易的称重装置,并对一株大白菜进行称重。简易称重装置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OA长始终为0.2米,蔬菜悬挂于距O点0.4米的C点,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g=10N/kg)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小乐利用滑轮组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已知该重物体积为0.018m3、重力为540N,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80N,不计绳重、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ρ=1.0×103kg/m3 , g=10N/kg)。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的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如图乙所示为电压力锅的电路图,接通电路后,开关S自动与触点a、b接通,开始加热;当锅内温度达到125℃,开关S自动与a、b断开,并与触点c接通,开始保温保压。现将3kg初温为25℃的水加入电压力锅中,接通电路使其正常运行,电压力锅在工作过程中电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求:

试题详情
XX儿童咀嚼钙片的标签内容如图所示,小乐为了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了如下实验(钙片中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且不考虑水蒸气的影响) :

xx儿童咀嚼钙片

(50片装)

[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g/片

每片中含钙

以Ca计>0.6g

[用法]嚼食:每日1片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首先发明火箭这一事实被世界所公认。宋朝时出现的爆竹是原始的喷气式火箭;明朝时出现的“火龙出水”火箭是近代火箭的始祖;明朝时万户进行了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如图甲所示),成为载人飞行先驱。

材料二: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如图乙所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从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开始到现在,我国火箭研究与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材料三:现代火箭的飞行原理与万户的升空试验原理基本相同。现代火箭大多是利用喷气发动机(如图丙所示)升空的,而喷气发动机是利用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燃气经喷管向后高速喷出,从而获得向前的动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