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13节-盐

日期: 2024-06-16 中考阶段科学

单选题

试题详情
阳光玫瑰葡萄今年获得了大丰收,颗粒大,果肉鲜脆多汁,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在葡萄开花后要注意补充钾肥,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 KNO3
B、 CO(NH2)2
C、 K2CO3
D、 Ca(H2PO4)2
试题详情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试题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为了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应施用的一种化学肥料是( )
A、 KCl
B、 CO(NH₂)₂
C、 Ca(H₂PO₄)₂
D、 NH₄Cl
试题详情
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学习小组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 )
A、 剪去 一片子叶的幼苗
B、 剪掉根尖的幼苗
C、 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 完整的幼苗
试题详情
小金种植番薯的产量总是比邻近的地低,怀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种肥料,他将地分成等面积的四块,仅施肥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该种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块

施肥情况

不施肥

磷、钾肥

磷、氮肥

钾、氮肥

番薯产量

30kg

45kg

31kg

46kg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往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3NaOH+FeCl3=Fe(OH)3↓+3NaCl。则烧杯中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蓝紫色火焰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D、 少量氯化钙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试题详情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C、 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酸溶液有通性的原因是酸在水溶液中都能够电离出
试题详情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B、 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
D、 水壶中的水垢 (主要成分是碳酸钻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
试题详情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过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 可能存在NaOH
B、 可能存在Na2SO4
C、 肯定不存在BaCl2
D、 肯定存在Na2CO3和Na2SO4、NaOH
试题详情
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铵属于酸                         
B、 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 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试题详情
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Fe+2HCl=FeCl2+H2
B、 CaCO3CaO+CO2
C、 H2CO3H2O+CO2
D、 Ca(OH)2+Li2CO3=2LiOH+CaCO3
试题详情
在加压降温条件下,氯气(Cl2) 可液化为油状液体(液氯Cl2),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叫氯水,其中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 (次氯酸)。小陈做了分析,合理的是(    )
A、 氯气变成液氯是物理变化
B、 氯气与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往氯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会有气泡生成
D、 往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无明显现象
试题详情
下列是分析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C

测定纯度

取a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固体

D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有2种阳离子
B、 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 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会产生白色沉淀
D、 若取d点固体,有反应生成的铜与银,加入稀盐酸则无气泡产生
试题详情
下面是四种制取ZnSO4的化学反应:

①Zn+H2SO4=ZnSO4+H2

②ZnO+H2SO4=ZnSO4+H2O

③Zn(OH)2+H2SO4=ZnSO4+2H2O

④ZnCO3+H2SO4=ZnSO4+H2O+CO2

对这四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B、 反应②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反应③实质是Zn2+和SO42-的反应
D、 反应④是复分解反应

填空题

试题详情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取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可能含有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试题详情
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题详情
实验室现有一瓶含有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氢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解答题

试题详情
实验室有一杯质量为50g的硫酸铜和稀盐酸混合溶液,缓慢加入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每次加入20g,共分6次加入,同时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并测量每次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和沉淀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⒉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溶液总质量/g

65.34

80.68

100.68

118.72

136.76

m

沉淀质量

4.66

9.32

9.32

11.28

13.24

13.24

试题详情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试题详情
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载了硝酸的制法。
试题详情
某同学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溶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题详情
剩菜隔夜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和细菌。其中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对人来说是剧毒的,食用后易造成严重的中毒事件。亚硝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能生成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根据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你认为亚硝酸钠溶液中的(填写离子符号)有毒;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鉴别食盐和亚硝酸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