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日期: 2024-06-15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40分)

试题详情
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

A、 商周时期
B、 西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试题详情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    )
A、 涿郡、江都
B、 洛阳、余杭 
C、 洛阳、江都
D、 涿郡、余杭
试题详情
某学习小组在整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时,收取了“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关键词。这个学习小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九品中正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试题详情
隋末起义军痛斥隋炀帝:“馨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由此可见,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外族入侵
B、 隋炀帝的暴政
C、 开通运河
D、 营建东都洛阳
试题详情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试题详情
唐太宗勤于政事,广纳贤才;武则天在位期间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唐玄宗整顿吏治,发展经济。这描述的是唐朝的(   )
A、 兴盛原因
B、 衰落过程
C、 兴起背景
D、 经济发展
试题详情
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应是(   )
A、 武则天
B、 唐太宗
C、 慈禧太后
D、 唐玄宗
试题详情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开皇之治
试题详情
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    )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试题详情
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B、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 重武轻文已成潮流
试题详情
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李清照
D、 曹雪芹
试题详情
唐朝时期,书法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名家辈出。下列人物不属于唐朝书法名家的是(   )
A、 颜真卿
B、 吴道子
C、 柳公权
D、 欧阳询
试题详情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
A、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 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试题详情
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A、 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 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C、 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D、 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
试题详情
他是唐朝高僧,受邀东渡日本,历时12年。虽双目失明,但矢志不渝,到达时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华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   )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试题详情
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A、 《金刚经》
B、 《大唐西域记》
C、 《西游记》
D、 《史记》
试题详情
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 八王之乱
B、 七国之乱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试题详情
唐朝后期,他领导农民起义,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他”(   )
A、 朱温
B、 黄巢
C、 黄盖
D、 安禄山
试题详情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五代十国
D、 科举考试
试题详情
下面是小明整理的唐朝灭亡后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五代十国中的“十国”都是南方政权    ②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③《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南唐时候的情景    ④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辨析改错题(本题共5小题,共15分)

试题详情
581年,外戚杨广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判断:
改正:

试题详情
唐太宗李隆基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判断:

改正:

试题详情
唐朝先后设置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判断:

改正:

试题详情
新罗物产居唐朝首位,还仿照唐朝建立了政治制度。

判断:

改正:

试题详情
唐朝灭亡后,长江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

错误:
改正:

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45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斌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编自白寿舞主编《中国通史》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戰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徐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责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试题详情
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以“走近隋唐”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水利工程】

材料一: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利用黄河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纵贯南北,沟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联系。有诗赞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对外关系】

材料二:如图。

【民族关系】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李世

【以史为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