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时练

日期: 2024-05-29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
A、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 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C、 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
D、 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试题详情
在战略相持阶段开始后的两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并牵制58%至62%的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粉碎日军千人以上至5万人的“扫荡”近百次,作战1万余次。这说明相持阶段开始后( )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之欲出
B、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C、 国际援助推动抗战的新发展
D、 抗日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
试题详情
为了探究山西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贡献,同学们将假期中搜集到的山西在抗战中建立的根据地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制作了下列表格,据此可得出(  )

八路军三大主力在晋创建根据地情况

名称

创建时间

创建军队

地区

意义

晋察冀

1937

林彪、聂荣臻领导的第115师的一部

以五台山为中心

华北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晋绥

1937

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第120师

晋西北与绥远

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屏障

晋冀豫

1937

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129师

以太行山区为中心

后与冀鲁豫合并,成为最大的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A、 山西是敌后抗战主战场
B、 平型关大捷发生在山西境内
C、 山西是敌后战场的总后方
D、 山西人民创造了灵活的抗战打法
试题详情
1940年,某份电报中指出,这次胜利“证明了敌人的交通线与据点不是牢不可破的,大大地削弱、沮丧与疲劳了敌人,振奋了全国,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地位。”据此可知( )
A、 国共两党军队摩擦加剧
B、 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精神
C、 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破产
D、 北方抗战已转入反攻阶段
试题详情
由于日本全面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八路军总部决定出击敌后交通线,给敌人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粉碎日本的企图。在此背景下,八路军开展了(   )
A、 淞沪会战
B、 武汉会战
C、 百团大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试题详情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万家岭战役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试题详情
下表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阶段、时间与中心任务。根据表格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试题详情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出了破袭正太路的命令,一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攻击战拉开了序幕。材料反映的战役是(    )
A、 平型关战役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试题详情
据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期间对日军作战总共有 12.5万次,收复了国土100万平方公里,解放了人口1个亿,所牵制的日军兵力占总侵华兵力的58%到75%。由此可知,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 )
A、 消灭全部侵华日军
B、 独自领导全国抗战
C、 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D、 缩紧解放区的范围
试题详情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胜利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
A、 国共合作
B、 中国国民党
C、 中国共产党
D、 美国和苏联
试题详情
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
A、 上海
B、 重庆
C、 延安
D、 瑞金
试题详情
“它受到国共两党的祝贺和国内外舆论的赞扬,但同时也震惊了敌人,日军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向华北增兵,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这里的“它”指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的( )
A、 平津保卫战
B、 百团大战
C、 南京保卫战
D、 徐州会战
试题详情
如图是1943年艺术家古元根据自己在延安的见闻,创作的木刻版画(局部)。该木刻版画(局部)从侧面反映了(    )

  

注:上图中“擁護咱們”简体字为“拥护咱们”;“軍隊”简体字为“军队”。

A、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B、 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C、 敌后抗日武装壮大的原因
D、 东北抗日义勇军组建的原因
试题详情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B、 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C、 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D、 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试题详情
百团大战发动前,国民党及媒体在华北地区到处散布八路军“是搞乱的军队”,八路军“专打友军、不打日军”,八路军“游而不击、只吃饭不打仗”等众多谣言来迷惑群众。百团大战后,这些谣言不攻自破。这表明百团大战的影响是( )
A、 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B、 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
C、 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D、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年9月初,山西形势危急,平安城敌军长驱直入,想南下夺取太原。周恩来、彭德怀与阎锡山共同研究了平型关战役计划。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由国民党作正面防御。八路军以运动战配合取得了全国抗战第一次大的胜利。

——李立菊《论抗日战争时期战略防御阶段的国共合作》,有改动

【材料二】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因此,对正面战场作战的军人,我们要肯定他们的功绩,高度评价他们的牺牲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

——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