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河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草垛印象

    金克巴

    草垛,在我看来是一个温暖的名字。草垛,是有生命的,总是想站起来,稳稳地站着,双脚着地就有无穷力量。

    各种农作物经过收获时一番折腾之后都被堆成一垛垛的,村庄周遭应时隆起的实体的高度意味着这一年的汗水浇灌有了不错的回馈。大大小小的草垛是各种秸秆的集中展示,有稻草垛、麦垛、油菜垛、荞麦垛、黄豆垛、芝麻垛……

    我们就生于各种各样的堆堆垛垛中,俨然城堡里优游卒岁的贵族,成天在自己领地上闲逛,一个个心意无羁,顾盼自雄,绝不至于患上大自然缺失症。因为我们原本就是大自然的孩子,是山泽的孩子,是草垛的孩子,受惠于各种大美不言的堆堆垛垛的滋养。那是一种休戚与共的深度关联,乡亲们兀兀穷年,用汗水浇灌了庄稼,让它们在天野之下茁壮生长,继而颗粒饱满。它们还有另一套适用于一切众生的法则,那就是: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于是它们一茬茬地怒发,一茬茬地枯萎,总是生生不息。

    草垛才不屑于落人言筌。在我的经验里,草垛的草是丰赡的,每一种草都别具风容。就拿稻草来说,它曾伫立于平川,席地幕天,栉风沐雨,直至有一天时光积淀成金黄的稻粒,沉甸甸地压弯了它们的腰杆,它们接受收割,被攒成一垛一垛。在我的凝视之下,每一枝稻草依然有着各自的色泽,它们拒绝被以“草垛”之名一言蔽之。一枚稻草虽然至微,亦有着各自的生长际遇,它在泥水里躲过猝至的侵害:天旱、水涝、虫害,就连憨厚的阿牛哥也惦记着它们的好,总是伺机闯入大快朵颐,但一枚水稻绝不放弃任何一线存活的希望。摩挲稻草,它身段柔软,到了秸秆阶段依然恬淡温柔。

    一个个形状各不相同的草垛的共性是醒目而稳妥,就像仓颉造字,人们创造了那样一个个象形文字,亦赋予其穰穰满家的美好寓意。林林总总的草垛各具特色,体量不同,微闻芗泽,稻粱菽麦从不掠人之美,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们正是通过一个个曾经掇菁撷华的草垛获得闲庭信步的底气。因为可以种豆南山下,相形之下为五斗米折腰便令人不堪其重,那么便“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我们村庄常见的是稻草垛,稻草柔软,散发出淡淡的稻香。如果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那么对于一只随性的母鸡来说,它也总是乐于将蛋下在稻草垛里。仿佛只要假以时日,让它身心释然的稻草垛就会变成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伊甸园,那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而非沟通无效的巴别塔。现在,一个个草垛静如处子,待到林寒洞肃的冬日,稻草便成了阿牛哥赖以果腹的唯一指望,它只好躺在堂屋里咀嚼和反刍,通过一捆稻草去回味水草丰美的好日子。

    在印象中,一把稻草即便偶尔参与人类的恶作剧也是温文有趣的。有时,我们的菜地里同时晃荡着几个外强中干的稻草人,在风的助力之下它们长袂飘飘,俨然以肢体语言见长的哑剧演员。但它们就算可以暂且吓阻深谙空气动力学的羽族,对四蹄的饕餮之徒也大概率以警告无效而告终。总之,稻草就那样进入我的童话世界。

    稻草支撑过一个少年的尘梦。那一年他去县城讨生活,闭塞的年月荆棘塞途,即使只是置身于一个群山环抱的小邑也居大不易。他铩羽而归,一文不名,仅有的选项是徒步六十余里返回家去。夜空点缀着无数星光,他时而矫首仰望,恍兮惚兮失落于星丛之中。时值中秋,他以骨髓体会到人间的清凉。夜宿道旁,所幸每隔不远便有一个草垛,似殷勤侍者。他走走停停,实在走不动了就穷猿奔林一般,投入草垛的怀抱里数星星。

    倘若你即便命蹇时乖寄身于草垛还不忘仰望深邃的星空,那你定然是痴迷于造物神奇的人。

    再看看一垛垛麦秸吧。经过脱粒的蹂躏,针锋相对的麦芒虽然锐气不再,但风采仍在,通体是那种养眼的黄。我知道它的好,却莫之奈何。但同样一把麦秸,到了邻居驼背老爹手里,他就能点石成金,让麦秸向神奇转化。只见他从草垛抽出一把黄灿灿的麦秸,攒齐,摆放到脚边,随后长满老茧的手指舞动起来,似有抟土造人的魔力,未几,一顶草帽就呼之欲出,似乎只要哈一口气就能让它获得新生。他还会编草鞋,自给自足对他来说全然不是诳语。令我啧啧称奇的是,这身体畸形的老农居然是隐匿的手艺人,只是他藏得太深,在万丈红尘的底层隐鳞藏彩,十八般武艺用得着时又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曾几何时,我也戴着一顶草帽,在大气层和地心引力无形的彀中拔足狂奔,只因为血管里奔流不息的江河总令我心潮澎湃,我深深服膺于这世界的妙处。乔山中在《草帽歌》中这样唱道:“妈妈,你可曾记得你送给我那草帽?很久以前我失落了那草帽,它飘摇着坠入了雾积峡谷……”初次听到这首歌,我就不由得怅然若失又潸然泪下,因为就在我周遭,顶着烈日的草帽随处可见,像飞碟一样在大地上飘来飘去,只是它们仍然遮挡不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到如今,那些草帽不知都飘到哪里去了。

    我也想说:“妈妈,④很久以前,我也丢失了我的草帽。”维特根斯坦曾经相信,“诚实的劳动”可以令混乱的心灵沉淀下来,然而对我来说,道阻且长的漂泊之旅有如迷宫,遍布着下落不明的歧途.屡屡令诚实的劳动也沦为一种奢望。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赋予草垛以丰富的精神内涵,它具有生命,稳稳地有力地站着,不畏艰难困苦,甘于奉献。 B . 草垛是值得信赖的,它可以让人释然,陶渊明情愿种豆南山下,老母鸡也乐意来草垛里下蛋。 C . 外强中干的稻草人,在菜地里舞动着它们那飘飘的长袂,吓跑了四蹄的饕餮之徒,立下赫然战功。 D . 麦秸失去了针锋相对的锐气,但通体的黄依然养眼,且有的麦秸经过民间艺人之手变成了草鞋、草帽。
    2. (2)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其中的“温暖”是文章的文眼,与郁达夫《故都的秋》开篇方法颇似。 B . 句子②写作者对于草垛给予人们的自由、享受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草垛的感激之情。 C . 句子③“再看看一垛垛麦秸吧”承上启下,使文章由上文写稻草垛,自然过渡到下文写麦秸垛。 D . 句子④中,作者赋予了“草帽”以深刻的内涵,丢失“草帽”表达了作者逃离艰辛的劳动的幸运。
    3. (3) 第七段,“稻草支撑过一个少年的尘梦”这个段落,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 (4)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家乡·草垛。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