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人文地理) /下册 /第五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 北方地区 /第三框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八年级上册5.1.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北京作为统一王朝都城的历史已经有(  )
    A . 500多年 B . 800多年 C . 1 000多年 D . 3 000多年
  • 2. 下列图片哪一幅是上海的著名景点(       )

    A . B . C . D .
  • 3. 2018年全国两会于3月3日下午3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京冬冷夏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为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工业 C .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D . “鸟巢”是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标志
  • 4. 2019年9月25日,被英国媒体称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  ),投运仪式在北京举行。 
    A . 虹桥机场 B . 港珠澳大桥 C . 大兴机场 D . 北盘江大桥
  • 5. 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 . 北京故宫 B . 圣彼得堡冬宫 C . 美国纽约白宫 D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 6. 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 . 政治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经济中心 D . 交通中心
  • 7. 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
    ①明清故宫  ②八达岭长城  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  ⑤中华世纪坛  ⑥香山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⑥
  • 8. (2016七下·温州期中)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2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 同一日期,长江中下游阴雨连绵,华北平原骄阳似火 B . 同一季节,哈尔滨人衣着棉衣,海南岛人衣着单薄 C . 同一时刻,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夜幕深沉,最东端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 D . 同为平原,河北省为旱地耕作,湖南省多为水田耕作
  • 9. 关于北京城交通道路建设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建设成方格状道路 B . 建设成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 C . 建设成高架公路网 D . 建设成城市环状公路
  • 10. 北京成熟、大气、厚重的文化氛围来源于(    )

      ①雄厚的经济实力  ②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③帝都文化熏陶    ④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将共话中国改革发展,共商国家大事。结合材料,读北京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 . 政治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对外交流中心 D . 交通中心
    2. (2) 李华同学打算去北京旅游,你认为他不能实现的愿望是(    )
      A . 参观清华、北大校园 B . 到王府井商业街购物 C . 参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D . 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3. (3) 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和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 B . 北京人多车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因此要禁止私家车行驶和外来车辆进京 C .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 . 四合院是老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 12. 北京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下列名胜古迹中,不属于北京的是(    )
    A . 明十三陵、故宫 B . 秦陵兵马俑、布达拉宫 C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八达岭长城 D . 天坛、颐和园
二、综合题
  • 13. 非选择题。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路线示意图”与相关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输水干渠“从黄河身下穿越而过”是因为该段黄河具有特征,穿越黄河后沿山脉东麓一路向北到达北京。
    2. (2) 南水北调中线能够实现全线自流供水,依托的地形、地势条件是什么?
    3. (3) 比较调出地区和受水地区在气候特征上的主要差异。
    4. (4)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依据的主要国情有哪些?
  • 14. 读黄河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 (1) ①和②分别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河和河。
    2. (2) 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致使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