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17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strong>
  •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铁树开花 B . 钟乳石慢慢长大 C . 生石花开出黄色的花朵 D .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 2. 下表是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同一部位的两个视野中有关目镜和物镜的信息。与视野乙相比,视野甲看到的情况是( )

    视野甲

    视野乙

    目镜

    物镜

    目镜

    物镜

    16×

    10×

    10×

    40×

    A . 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少 B . 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少 C . 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多 D . 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多
  • 3.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和叶绿体 B . 细胞膜和细胞核 C . 细胞质和液泡 D . 叶绿体和线粒体
  • 4. (2021·长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黄鹂和白鹭相比,柳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5. 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 C .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D . 种子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 6. 苹果的食用部分,是由子房的什么结构发育而成的?( )
    A . 子房 B . 胚珠 C . 子房壁 D . 受精卵
  • 7. 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不属于对照实验 B . 不会萌发的是①③④⑤⑥号种子 C . ①号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水分 D . 选用②号和⑤号做对照,变量是温度
  • 8.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 . 便于酒精脱色 B . 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 . 便于碘液染色 D . 耗尽叶片内原有淀粉
  • 9. 我们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目的是( )
    A . 减少固体垃圾 B . 不给商贩有赚钱机会 C .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D .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 10. 19世纪时,著名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 长臂猿 B . 黑猩猩 C . 大猩猩 D . 森林古猿
  • 11. 人类新生命开始于受精卵,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如图中的( )

    A . [①]卵巢 B . [②]输卵管 C . [③]子宫 D . [④]阴道
  • 12. 男性和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 )
    A . 睾丸、卵巢 B . 睾丸、子宫 C . 输精管、输卵管 D . 附睾、卵巢
  • 13.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为顺利度过青春期,同学们要有正确的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下列想法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 B . 用日记本记录自己的小秘密 C . 遇事能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快 D . 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 14. 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 . 膳食纤维是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 C . 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D . 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15.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夜盲症——缺维生素A B . 坏血病——缺维生素C C . 呆小症——缺维生素D D .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
  • 16. 如图A、B、C、D、E依次表示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判断能代表脂肪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

    A . X B . Y C . Z D . 都可以
  • 17. 2023年“3·15”晚会对“橄榄菜”进行了曝光,在此呼吁大家关注食品安全。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 经常食用添加防腐剂的食品 B . 将有异味的饭菜高温处理后食用 C . 用冰箱贮存食品时,生熟食品不用分开存放 D . 蔬菜、水果用清水浸泡可减少农药的残留物
  • 18.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因此不能随地吐痰。痰的形成部位是( )
    A . 鼻腔 B . C . 气管和支气管 D .
  • 19. 下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能正确反映呼气时膈肌运动和胸腔内肺的形态的是
    A . B . C . D .
  • 20. (2022七下·南岗月考) 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  )
    A . 红细胞 B . 血浆 C . 白细胞 D . 血小板
  • 21. (2017七下·永定期中)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看到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样的血管是(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肺动脉 D . 毛细血管
  • 22. 如图为尿液形成的示意图,某肾炎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 23.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A . 大脑 B . 心脏 C . 肝脏 D . 肾脏
  • 24. 一位血型为A型血的人,因发生交通事故失血过多,急需大量输血抢救,医生应该给他输入( )
    A . A型血 B . B型血 C . O型血 D . AB型血
  • 25. 人体缺水时,仍会有少量的尿液排出。下列有关人体排尿的意义不包括( )
    A . 排出废物 B . 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 C . 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 . 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 26. (2022七下·广安期末) 据调查,中学生视力情况不容乐观。下列关于近视形成的原因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 . 晶状体凸度过大,配戴凹透镜 B . 晶状体凸度过小,配戴凹透镜 C . 晶状体凸度过大,配戴凸透镜 D . 晶状体凸度过小,配戴凸透镜
  • 27. 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图中的结构2是( )

    A . 效应器 B . 传出神经 C . 传入神经 D . 神经中枢
  • 28. 某一成年男子醉酒驾车把自己撞成“植物人”,他只能靠输液生存,有心跳、呼吸、血压但没有意识,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这说明他至少哪部分神经中枢没撞坏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D . 脊髓
  • 29. 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人体内某种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引发糖尿病,该激素是( )
    A . 性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生长激素 D . 甲状腺激素
  • 30. 当前,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 . 地震和火山喷发 B . 生物入侵 C . 动植物种类太多 D . 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二、综合题</strong>
  • 31.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在云南省临沧市境内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包括金钱豹在内的,一些之前没有被发现的物种频繁出现。保护区内森林植被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0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84种。如图为保护区内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2. (2) 写出金钱豹获取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野兔和野猪的关系是
    3. (3)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4. (4) 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的原因是
  • 32. 图1是人体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⑦表示血管;图2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的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填字母),在A与B和B与①之间有,可防止血液倒流。
    2. (2) 若乙为肾脏处的毛细血管网,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丙中血液的尿素含量明显(填“减少”或“增多”)。
    3. (3) 血液由D出发流经②→甲→乙→丙→③,最后回到A的循环途径为(填“体”或“肺”)循环,血管丙中流的是(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4. (4) 某人因扁桃体发炎去医院看病,医生为其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填字母)。
  • 33. 玉米是云南省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味道香甜,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图甲表示玉米粒的剖面示意图,图乙为玉米植株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的玉米植株是由图甲结构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 (2) 图乙中,玉米植株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填字母)。
    3. (3)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玉米植株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茎中的(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运输的动力来自[C]作用。
    4. (4) 阴雨连绵的天气会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的原因是
    5. (5) 储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储藏环境低温、干燥,这是为了减弱图乙中(填字母)过程的强度。
    6. (6) 请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出一条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 34.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取的,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平衡膳食宝塔”结构,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图甲可以看出,消化系统是由②~⑦组成的和消化腺组成的。
    2. (2)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食用图乙中标号所示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该营养物质在图甲中的(填序号)初步消化,最终在⑥内被彻底消化分解成
  • 35. 图甲为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乙为人体在平静状态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1~5构成了人体的,该结构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和的作用。
    2. (2) 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的主要原因:吞咽时,[6]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易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3. (3) 图乙曲线bc段表示人体的过程,此时图甲中的8处于状态。
  • 36. 资料分析题。

    一天磊磊同学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他急忙找寻避雨场所并迅速跑过去。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你会选择地点避雨,这种反射活动属于(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2. (2) 磊磊感受雷声、风声的感受器位于,看到乌云、闪电的感受器位于
    3. (3) 突然听到巨大雷鸣,有的同学会出现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因为素分泌增加。当遇到巨大雷鸣时,最好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4. (4)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 37. 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是否搅拌

    保温

    加入碘液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37℃

    水浴保温

    10分钟

    2滴

    馒头碎屑+2mL清水

    搅拌

    馒头块+2mL唾液

    不搅拌

    1. (1) 5~10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号试管内不变蓝,原因是
    2. (2) 如果①号和②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
    3. (3) 如果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择号试管进行对照。
    4. (4) 若把①号试管加入的唾液换成胃液进行同样的实验,则滴加碘液后,该试管内的颜色是(填“变蓝”或“不变蓝”)。
    5. (5)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都有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