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B .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 C . 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D . 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
  • 2. 下列叙述中与所涉及的植物激素对应关系一致的是( )
    A . 秋天成熟的柑橘掉落下来——乙烯 B . 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提高棉花产量——生长素 C . 酿制啤酒时,人工处理大麦种子促进淀粉水解——脱落酸 D . 移栽番茄的根系比非移栽番茄的根系发达——细胞分裂素
  • 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相符的是( )

    序号

    激素名称

    相关描述

    赤霉素

    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来促进植株增高

    脱落酸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生长素

    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乙烯

    主要合成部位是植物的幼嫩部位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4. 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 . 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 . 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作用相反 D . 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 5. 某课题组以南瓜为实验材料,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南瓜突变体不能产生赤霉素和生长素 B . 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茎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拮抗关系 C . 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茎生长的影响更明显 D . 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 6. 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各自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复杂的途径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命活动 B . 黄化豌豆苗切段实验研究发现,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 C .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D . 生长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协同合作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 7. 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 . 适当喷施2,4-D溶液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 . 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 . 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 8. 研究发现,植物生长与脱落酸有密切关系:在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生长减慢,以抵抗逆境;当逆境消除时,植物又通过调节抑制脱落酸的作用,生长加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脱落酸在根冠及萎蔫的叶片中合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 . 脱落酸能调节植物生长快慢,说明其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 C . 脱落酸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来使植物生长变慢 D . 脱落酸调节植物生长快慢时与基因表达没有关系
  • 9. 科研人员将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含一定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和二者的混合培养液中培养,发现几组实验都能够抑制根的生长。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烯如何抑制根的生长,科研人员又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测得IAA的含量随着AC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下列关于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乙烯和生长素都能抑制根生长,说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B . 两种激素单独处理和混合处理的探究实验,需要设置4组 C . 还可增设用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培养拟南芥幼苗的实验 D . 综合分析,乙烯有可能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来抑制根生长
  • 10. 植物叶片中的激素主要由叶尖部位合成,植物叶片的脱落受激素的调节。图甲是叶柄离层部位的示意图,图乙是叶柄离层两侧远基端(远离茎的一侧)和近基端(靠近茎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加速脱落叶片的叶柄内,生长素从远基端向近基端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 . 离层区、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决定了叶片是否脱落 C . 正常生长的幼叶其叶柄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 D . 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叶柄近基端来抑制叶片脱落
二、多选题
  • 11. 实验表明,植物体在逆境条件下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逆境适应蛋白的合成量会相应增加,所以植物激素又被称为“应激激素”。下图为不同程度的干旱条件下番茄植株内脱落酸(ABA)与乙烯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脱落酸能促进某些逆境适应性基因的表达 B . 脱落酸与干旱程度呈正相关,乙烯呈负相关 C . 脱落酸作为信息分子能诱导乙烯的合成 D . 脱落酸能促进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三、综合题
  • 12. 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如图1为BR合成的调控机制。为探究BR对番茄红素积累的影响及BR是否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科研人员分别对野生型(PSN)和乙烯不敏感突变体(Nr,乙烯信号途径受损)外施BR处理,并检测番茄红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油菜素内酯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部位,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2. (2) 当BR浓度高时,会诱导BRI1被激活,,使BR在植物体内相对稳定。由此可见胞内BR的合成受胞外BR的调节。
    3. (3) BR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据图2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4. (4) 实验结果(填“支持”或“不支持”)BR依赖乙烯途径起作用的假设,理由是
  • 13.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的结果。
    2. (2) 赤霉素作用的发挥也同动物激素一样需要受体。现有赤霉素突变矮生玉米品种,初步确定其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植株不能产生赤霉素(或赤霉素水平低);二是受体异常(不能与赤霉素结合发挥作用)。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该突变矮生玉米品种产生的原因属于上述哪一个。
      材料:突变矮生玉米幼苗若干株,赤霉素溶液,根据需要的其他用品自选。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设计思路:
      预期结果和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