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1-07-25 浏览次数:394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细胞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2. 利用摄像机记录鹌鹑卵孵化过程的研究方法属于(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实验法 D . 文献法
  • 3. 下图所示为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不同类型血细胞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   )

    A . 细胞分裂 B . 细胞分化 C . 细胞生长 D . 细胞死亡
  • 4. (2019七上·海港期中) 人体的肝脏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5. (2020七上·宽城期末) 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 分生区 B . 伸长区 C . 成熟区 D . 根冠
  • 6.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可以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B . 蒸腾作用为水和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 C . 蒸腾作用有助于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 . 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蒸腾速率是相同的
  • 7.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黑藻的光合作用。以下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本实验可以探究黑藻的光合作用是否能够产生氧气 B . 乙装置的作用是排除黑藻和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 . 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D . 光照强度改变会影响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量
  • 8.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流动的管道。以下关于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脉管壁弹性大,血液流速快 B . 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 . 毛细血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D . 肺动脉中的血液含氧丰富
  • 9. 根据安全输血的原则,B型血的患者应输入(   )
    A . O型血 B . A型血 C . B型血 D . AB型血
  • 10. 下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 B . 肾小球可滤过血浆中所有物质 C . 肾小囊中的原尿里含有葡萄糖 D . 肾小管长而弯曲有利于重吸收
  • 11. 呼吸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其中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 . B . C . 气管 D .
  • 12. 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位于(   )
    A . 耳廓 B . 鼓膜 C . 听小骨 D . 耳蜗
  • 13. 膝跳反射可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状况。据图分析,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B .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 股四头肌收缩带动小腿抬起 D . 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不能完成
  • 14. 下列可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激素是(   )
    A . 胰岛素 B . 性激素 C . 生长激素 D . 甲状腺激素
  • 15. 运动不当容易引起关节软骨损伤,损伤的部位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6. (2020八上·虎林月考)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 输卵管 B . 子宫 C . 胎盘 D . 卵巢
  • 17. 小林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 . 利用番茄种子进行繁殖 B . 扦插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C . 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 . 草莓匍匐茎上长出幼苗
  • 18. 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了古象牙,通过将象牙中残存的DNA与现有象群DNA进行比较,可以推测两者的亲缘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估测古象生存年代 B . 所发现的古象牙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C . 古象牙中残存的DNA携带了遗传信息 D . 两者的DNA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 19. 下列关于正常男性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 B . 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C . 精子中一定不含X染色体 D . 精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一半
  • 20. 豹猫是一种哺乳动物,近年来相继在北京松山和野鸭湖地区被监测发现。豹猫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习惯昼伏夜出,活动比较隐蔽 B . 经过多次试探后不再害怕监测设备 C . 幼崽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D . 通常在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繁殖
  • 21. 贯众具有药用价值,它有真正的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初步判断贯众属于(   )
    A . 苔藓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22. 2021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颁布,下列四种都是此次新增或提升保护级别的动物,其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 .   怒江金丝猴 B . 棱皮龟 C . 猎隼 D . 君主绢蝶
  • 23. 水果常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在冷藏室中低温保存,下列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低温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快速繁殖 B . 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散失 C . 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消耗增加 D . 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微生物
  • 24. 研究人员从一种海鱼中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到番茄细胞中,获得了抗冻的番茄品种。该过程主要应用了(   )
    A . 克隆技术 B . 杂交技术 C . 转基因技术 D . 发酵技术
  • 25. 北京市发布“我要碳中和”微信小程序,市民可随时记录自己的“碳足迹”。以下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
    A .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 . 节约生活用水 C . 夏季空调温度调高1℃ D . 进行垃圾分类
二、综合题
  • 26. 小林跟随老师来到宁夏,对“宁夏之宝”——枸杞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1. (1) 小林根据观察,做了如下记录。

      枸杞花和果实的观察记录单

      ★整体观察

      ·花:花瓣呈淡紫色、有淡淡的香气。

      ·果实:红色、口感微甜。

      ★局部观察

      ·去除部分花萼、花瓣后,可见花蕊。

      ·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

      ·雌蕊下部膨大,纵剖后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并与果实结构对比,绘制简图。

      根据观察记录分析:

      ①枸杞可以通过协助传粉。

      ②枸杞果实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储存于细胞质内的(填结构名称)中。

      ③雌蕊下部膨大的部分是[1],内部有若干[2]胚珠,胚珠将会发育为

    2. (2) 宁夏的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小林对枸杞种子耐盐性进行初步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可知,在盐浓度为%条件下,枸杞种子的萌发率高于清水,可以说明枸杞种子适应一定的盐环境;但是,说明其适应能力是有限的。

  • 27.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中老年人愿意搭配食用多种谷物,保证健康饮食。
    1. (1) 研究者用红豆、薏米等多种谷物配制成杂粮粉,并对比每100g杂粮粉和小麦粉玉米面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得到下表。比较表中数据,杂粮粉具有蛋白质、钙和含量高,低脂肪和低糖的特点,符合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蛋白质(g)

      糖类(g)

      脂肪(g)

      钙(mg)

      膳食纤维(g)

      小麦粉

      9.9

      74.6

      1.8

      38

      0.6

      玉米面

      12.4

      66.7

      4.6

      120

      1.5

      杂粮粉

      27.9

      54.7

      1.4

      386

      6.2

    2. (2) 人体摄入杂粮粉后,其中的蛋白质在图中(填序号)内开始消化,随后进入小肠,小肠内含有多种,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场所。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
    3. (3) 钙不需要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进入。经检测,杂粮粉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吸收率均高于小麦粉和玉米面。

    4. (4) 有人提出“中老年人可以完全用杂粮粉替代米面作为主食”,你认为这一提法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 28. 西瓜果实成熟后期可能出现开裂现象,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研究。
    1. (1) 西瓜的抗裂与易裂是一对。科研人员将抗裂和易裂西瓜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抗裂西瓜,表明为隐性性状。西瓜的开裂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A、a表示),则子一代抗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2. (2) 用观察两种西瓜果皮的切片,视野如下图。与抗裂西瓜相比,易裂西瓜的果皮细胞体积大,细胞层数该结构特点可能是其易裂的原因之一。

    3. (3) 在种植抗裂西瓜过程中,若在果实成熟后期大量浇水,也容易开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的影响。
  • 29. 林间草地放养鸡是一种重要的“林-草-鸡”生态发展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 (1) 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将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给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
    2. (2) 鸡可以取食草,也可捕捉食草昆虫,鸡和食草昆虫之间包括两种关系。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3. (3) 鸡粪能够被分解为无机物回到环境中,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体现了生态效益。
    4. (4) 与林间清耕(无草)放养鸡相比,林间草地放养鸡的增重速度快、饲料投喂量,饲养成本低,体现出该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30. 走近大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同时,也需要防范硬蜱等生物叮咬。硬蜱属于节肢动物,能携带多种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叮咬人或动物传播多种疾病。

    1. (1) 在图1所示的生命周期中,除阶段外,硬蜱都可叮咬吸食血液。
    2. (2) 硬蜱具有下列特点,其中有利于叮咬吸血的是(多选)。

      a.分泌粘液便于吸附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能分泌有麻痹作用的毒素

    3. (3) 硬蜱传播的疾病之一是莱姆病,这是由某种螺旋体(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其病程及症状如图2。

      ①这种螺旋体是引发莱姆病的(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②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丛、草地等环境。若身体局部皮肤出现症状,且1~2周前在上述环境中逗留过,则应及时就医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③在一定的发病阶段,通过医学检测发现感染者体内可以产生少量相应抗体,这属于免疫。

    4. (4) 对于传染病,预防很重要。请写出一条预防硬蜱传播的传染病的做法:
  • 31. 在甜椒的农业生产中,通常采取沟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但该方式耗水量大。为寻求更好的灌溉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
    1. (1) 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将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甜椒幼苗种植至各样地中,每个样地幼苗数量不宜过少,目的是
    2. (2) 按图1所示分别对三块样地进行灌溉,使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幼苗生长中还要保证各样地的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3. (3) 分别测定三块样地甜椒生产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2和表所示。

      灌溉方式

      灌水总量

      (m3/hm2

      甜椒产量

      (kg/hm2

      沟灌

      2813.6

      27522.7

      滴灌

      2407.2

      33548.7

      渗灌

      2276.3

      36561.7

      ①甜椒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组织运输到叶片,可作为原料参与光合作用。

      ②图2中,通过测定来反映光合速率。据表可知,甜椒产量最高的灌溉方式是渗灌,推测原因是:由于渗灌的给水位置在土壤深层,能根系向下生长,进而促进叶的生长,光合作用合成的最多,因此产量最高。

      ③为了验证上述推测,可以进一步测定三种灌溉方式下甜椒的等指标,并进行比较。

    4. (4) 综合以上信息分析,渗灌可作为甜椒生产上既能增产又能的灌溉方式。
  • 32.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心脏骤停威胁人的生命,室颤是其中的一个诱因。室颤是指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除颤对挽救生命极其重要,除颤越早,救助成功率越高,所以有急救“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现实情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此刻我们可作为临时急救人员,实施紧急救助。在一些城市的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果能正确使用AED并结合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者交替进行),抢救成功率远高于单独实施心肺复苏。若现场没有AED,仍需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这是非常必要的。

    急救操作和使用AED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急救设备是挽救生命的利器,北京市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所有轨道交通车站AED设备全覆盖。每个人都了解急救知识并积极参与急救,才能织就更大的生命保护网。

    1. (1) 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填血管类型),通过血液循环,为组织细胞运输充足的和营养物质,供细胞利用。
    2. (2) 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导致位于的呼吸中枢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枢逐渐停止工作,危及人的生命。
    3. (3) 根据文中操作方法,使用AED时,两个电极片应分别贴在图所示的(填序号) 位置。无论是否需要AED除颤,都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步骤5中在人工呼吸前要清除患者口腔异物,目的是
    4. (4) 认识与使用AED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请提出一条帮助公众了解AED知识的可行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