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题(4月)

日期: 2024-06-16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

选择题(每题2分)

试题详情
位于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其在半山腰建造的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该建筑与我国哪一原始农耕居民的建筑结构最类似( )
A、 河姆渡人
B、 半坡人
C、 蓝田人
D、 北京人
试题详情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B、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
C、 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孙权曾派卫温到夷洲
D、 三国鼎立使当时的中国从混战到实现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试题详情
如图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

A、 平定噶尔丹叛乱
B、 发起雅克萨之战
C、 设置台湾府
D、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张仲景——“医圣”——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B、 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 宋应星——《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 罗贯中——《三国演义》——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试题详情
在近代中国一系列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救、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引思想,使中国逐渐融入近代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 完善了中国近代民主制度
B、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
C、 完成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试题详情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 民国十三年
B、 民国十四年
C、 民国十五年
D、 民国十六年
试题详情
我国有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连接云南、贵州;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边接青海、西藏,改善了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材料体现我国( )
A、 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
C、 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D、 加快少数民族民主改革
试题详情
有人把1984年称作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诸多驰骋一时的公司横空出世,其中就包括联想。当时还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的柳传志与其他十名研究员决定,开创属于中国人的计算机品牌——联想。这直接得益于(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试题详情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以下能够反映古希腊文明成就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⑤
D、 ②④
试题详情
中世纪欧洲一个迷信的说法认为大西洋就是地狱的入口处,日落时太阳发出的红色光芒即为明证。而在赤道以南,人们相信那里是无法通过的火焰带。这种认识被打破得益于( )
A、 “三角贸易”的开展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文艺复兴的兴起
D、 黑死病的流行
试题详情
历史兴趣小组给下表拟定的标题中,最合适的是( )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开始

1964年开始

20世纪80年代开始

20世纪80年代末

1991年底

事件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A、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B、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D、 美苏冷战
试题详情
2023 年12月 22日,第78 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的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国第8个浮动假日)。对此,网友议论纷纷。下列言论中,不准确的是( )
A、 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B、 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文化价值理念
C、 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D、 标志着春节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法定节日

材料解析题 

试题详情
国家治理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是近人物——感受政治统治】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榆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

【解读文物——见证经济繁荣】

材料二:

 图一 曲辕犁

图二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识读年代标尺——阐释对外交往】

材料三:

试题详情
时代精神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五四精神】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长征精神】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两弹一星”精神】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彰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试题详情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近代史的一条基本线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历史事件

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推动世界历史进程

北美独立战争

使美国由此诞生,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以后欧洲和拉美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

摧毁封建统治,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有很大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