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日期: 2024-06-15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试题详情
“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

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已经学会原始狩猎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试题详情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发现于中国的是(   )
A、 稻、粟
B、 小麦、核桃
C、 玉米、蚕豆
D、 马铃薯、芝麻
试题详情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农耕文化”特点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试题详情
“华夏千秋,同尊始祖; 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 炎帝和舜
B、 舜和禹
C、 黄帝和炎帝
D、 周文王和周武王
试题详情
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世袭制
D、 井田制
试题详情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迄今为止已出土2000多件完整器物。其中铜尊、铜壘、玉璋、玉琮等众多文物显示蜀地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紧密联系。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 )

A、 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B、 巴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
C、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D、 大面具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试题详情
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谷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负禾之形,表示丰收、收获等义。这反映了商朝( )

A、 重视农业生产
B、 节日庆典丰富
C、 阶级分化明显
D、 文化形式多样
试题详情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 夏商周的更替
B、 分封制的实施
C、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试题详情
战国时,六国人视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政策是 (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C、 奖励军功
D、 奖励生产
试题详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中国四川某工程时指出,它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该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 阿房宫
试题详情
截止至2020年7月23日,为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认可的会员国与观察员国)中,已有162国家(地区) 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这表明( )

A、 儒家思想受到世界各国推崇
B、 孔子德政理念成各国施政原则
C、 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D、 世界各国都十分认可汉语教育
试题详情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老子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
B、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 “非攻”
D、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
试题详情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以上描述的是秦统一中国的( )
A、 原因
B、 过程
C、 性质
D、 影响
试题详情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收集到“大泽乡”、 “揭竿为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关键词,据此判断此历史小组研究的历史事件为( )
A、 楚汉之争
B、 陈胜、吴广起义
C、 王莽夺取政权
D、 黄巾起义
试题详情
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 行推恩
B、 设刺史
C、 推察举
D、 分郡县
试题详情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直接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 诸侯势力的兴起
B、 少数民族的内迁
C、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试题详情
下图是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塑像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假设他说唱的内容是歌颂当时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那么,他赞美的应该是( )

A、 “文景之治”
B、 汉武帝的大一统
C、 光武中兴
D、 秦灭六国
试题详情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此,司马迁发愤著述,写出了不朽的历史著作( )
A、 《齐民要术》
B、 《史记》
C、 《伤寒杂病论》
D、 《论语》
试题详情
要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就需要掌握正确年代换算方法。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其中“公元前202年”是( )
A、 公元前3世纪初期
B、 公元前3世纪末期
C、 公元前2世纪初期
D、 公元前2世纪末期
试题详情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牧野之战
试题详情
“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衰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该“内乱”是指(    )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楚汉之争
D、 国人暴动
试题详情
下图所列政权中,于公元317年建立并定都建康的是( )

A、 吴国
B、 北魏
C、 东晋
D、 齐国
试题详情
他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人们称他的行书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他”是( )
A、 钟繇
B、 胡昭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试题详情
英国学者达尔文曾援引我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著作中的有关事例作为其进化论的佐证。贾思勰的著作是( )
A、 《天工开物》
B、 《本草纲目》
C、 《物种起源》
D、 《齐民要术》

非选择题( 第25题16分, 第26题16分, 第27题20分, 共52分)

试题详情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只能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攫取性经济……已很难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最终发明了农业。农业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学会了石器的磨制和钻孔技术,学会了陶器的制作和牲畜的饲养,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生活条件。在黄河、长江流域等适合农业的地区,母系氏族公社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献记载: 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铣, 若其事立。——《管子·海王》

释义: 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

文献记载: 宗庙之牺, 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释义: 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 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

材料三 文帝在继位第二年下诏曰:“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就末,……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文帝本纪》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本纪》

试题详情
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侨流人口具有更强烈的经济开发要求,以便在江南重建家园……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推行功课农桑,奖励耕织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 ‘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试题详情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

【疆域的统一与拓展】

材料二 秦王朝建立可以说是历史的一座里程碑,但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绝对无法稳固的。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掉最后一个齐国,只用短短十年就迅速完成了之前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

——据《秦国有力统一却无力治国》

【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材料三

材料四 商人们除了将中国的丝织品运往西方外,我国的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等也传入大宛、安息等国。与此同时,我国的穿井术也传入大宛。而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布、毛毡、汗血马以及大夏的石榴,大宛的葡萄、苜蓿、芝麻,安息的胡桃等植物也相继传入中国。此外,中亚的箜篌、琵琶、胡笳、胡角、胡笛等乐器和乐曲、舞蹈也传入中国,给中国的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声律,古典歌舞场面为之一新。

—据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