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 2024-06-18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试题详情
“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北部的河流,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定期泛滥,使人们知道它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于是人们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涨水、退水时,他们精确记录和计算,人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它的打交道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材料中“灿烂的文明”指的是( )
A、 古代埃及文明
B、 古代印度文明
C、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 古代中国文明
试题详情
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汉漠拉比法典》
C、 《权利法案》
D、 《资本论》
试题详情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下列有关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种姓和低种姓几乎都隔离而居
B、 婆罗门不会从首陀罗手中接过食物和酒水
C、 各种姓实行内部通婚
D、 下一等级能从事上一等级所从事的职业
试题详情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 )
A、 梭伦时期
B、 伯里克利时期
C、 屋大维时期
D、 查理·马特时期
试题详情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它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三条:“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试题详情
古希腊有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学多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他也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培养的学生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据此叙述推断文中“他”和“他的学生”分别是( )
A、 德谟克利特、凯撒
B、 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
C、 苏格拉底、屋大维
D、 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
试题详情
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
A、 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 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 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D、 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试题详情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 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 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 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试题详情
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自由城市一定是自治城市,自治城市不一定自由城市
D、 大学是“中世纪欧洲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试题详情
东罗马帝国时期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 )

①《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这4部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②是查士丁尼皇帝主持编纂的

③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④《罗马民法大全》否认奴隶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社会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 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二战结束
B、 缓和了各种社会矛盾,稳定日本社会秩序
C、 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试题详情
“顺从真主实际上就是要顺从安拉的使者,顺从穆罕默德的领导。所以,伊斯兰教实质上是穆罕默德用以建立自己的统治,在这个半岛上实现政治统一的思想工具。”材料表明了(    )
A、 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
B、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中的作用
C、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D、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过程
试题详情
《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开始了文艺复兴
C、 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 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试题详情
“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D、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
试题详情
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复兴
B、 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复兴
C、 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 新伊斯兰教文明的兴起
试题详情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说:“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怀揣着传播天主教和对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文中迈入大洋走在前列的国家是( )
A、 英国、法国
B、 荷兰、意大利
C、 英国、荷兰
D、 西班牙、葡萄牙
试题详情
记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第六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根据材料判断这个“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
A、 世界各个地区从相互隔绝、孤立发展到连接成一个整体
B、 锤炼了欧洲人敢于胃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C、 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D、 人类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试题详情
茫茫的大西洋曾见证了“三角贸易”的罪恶活动。“三角贸易”中最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一段贸易航程是( )
A、 欧洲-非洲
B、 美洲-非洲
C、 美洲-欧洲
D、 非洲-美洲
试题详情
在大英图书馆的珍品展厅里,一张黑粗泛黄的羊皮纸,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幽暗的光影里。这张单薄的羊皮纸,就是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大宪章》。《大宪章》使英格兰逐渐确立的是( )
A、 教俗贵族的特权
B、 “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C、 君主制度的王权
D、 “君权神授”的“议会主权”的原则
试题详情
1688年,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以几乎不流血的方式,保存了英国革命的成果,此次“联合”( )
A、 出现了克伦威尔独裁
B、 颁布了《人权宣言》
C、 走出了中世纪的蒙昧
D、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试题详情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小雷同学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制作如下年代尺,请你帮他们完成空白处的内容。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C、 约克镇战役
D、 萨拉托加大捷
试题详情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型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美国革命推翻了殖民统治,是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革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C、 美国革命开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D、 美国革命推动了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试题详情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法兰西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获得了新生。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把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 )
A、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C、 雅各宾派组成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
D、 拿破仑发动政变夺权
试题详情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滋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意在表达( )
A、 赞扬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
B、 支持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
C、 高歌拿破仑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 拿破仑帝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试题详情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在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目标是( )
A、 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B、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C、 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D、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试题详情
某班研究性学习展示活动中呈现了下面的材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②生产技术不断革新促进了棉纺织业发展

③以上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④以上发明者都是理论素养深厚的科学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称: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最强盛的国家,这得益于英国所开创□□□的道路,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空格处填写( )
A、 法制化
B、 殖民地
C、 工业化
D、 军事化
试题详情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 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
B、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C、 是唯一科学的理论
D、 动摇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试题详情
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
A、 “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
B、 “第一国际”的成立
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国际共产主义同盟的成立
试题详情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航,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B、 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C、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非选择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三:哥伦布说:“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四:图(a)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b)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试题详情
英、美、法三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当时整个欧洲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力,而英国人却在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 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无疑具有反专制独裁的历史进步意义,1787年宪法

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

-关绍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拿破仑法典》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初,英国棉花输入每年不过100万镑,1764年约380万镑,1789年则增至3200多万镑。煤的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795年更增至1000万吨。生铁产量1740年仅17000多吨,1788年为68000多吨,1796年增至12.5万吨以上……

材料二 英国铁路时代到来,火车巨大的轰鸣声和冒出的滚滚黑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人们突然感到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乡村的火车站也许只是一间遮风挡雨的棚屋,却仍然成为重要的聚会地点和公共空间。批评家认为铁路这种旅行方式是过于“民主”了。激进政治家约翰·布莱特认为,“难道铁路不是让三等车厢的乘客在旅行时甚至跟王室成员享有同样的速度吗?”

-摘自(英)阿萨·布里格斯著《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19世纪的最后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