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复习卷(六)

日期: 2024-06-01 中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大事年表是把重要历史事件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下列是春秋时期某位国君的大事年表,据此推断这位国君是( )

公元前685年

继任国君,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

公元前663年

率军大破山戎,解燕国之危

公元前651年

在葵丘会盟诸侯,确立中原霸主地位,是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 楚庄王
试题详情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 南朝贾思勰撰写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D、 东晋最著名的画家是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试题详情
《晋书·食货志》中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息,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 铁器牛耕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
C、 手工业发展推动商业和城市繁荣
D、 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试题详情
下面是汉代某项工艺的流程图,该工艺是 (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制药术
D、 制瓷工艺
试题详情
下表中的内容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

时期

唐太宗时期

武则天时期

唐玄宗时期

政治措施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创立殿试制度

改革税制和兵制

A、 国家统一
B、 选官方式的调整
C、 开放的社会
D、 制度的创新发展
试题详情
唐太宗曾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定。”这反映了唐太宗(    )
A、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试题详情
《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喂)腹,腹饱而身毙。”下列最能反映唐太宗“先存百姓”治国理念的措施是 ( )
A、 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
B、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C、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 减轻劳役,减省刑罚
试题详情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表中对武则天的不同的评价反映出(  )                                                                                            

706年崔融《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幕化”、“九夷禀朔”。

南宋朱熹《通鉴纲目》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1929年振之《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A、 人物评价与时代变迁无关
B、 时间越接近则评价越准确
C、 以上评价毫无参考的价值
D、 人物评价受诸多因素影响
试题详情
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打破了当时“男尊女卑”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陋俗,这一社会进步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
C、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
D、 推动白话文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
试题详情
“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军队的建立
B、 国共两党的合作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国民政府的成立
试题详情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1921年)这是一个大约 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
A、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 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试题详情
1941年 12月至 1942 年 1月,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
A、 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 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 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试题详情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标志着(  )
A、 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 思想拨乱反正的完成
D、 国内主要矛盾得到解决
试题详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农村地区先后经历了如下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其中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举措是(  )
①1951年2月,山西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②1953年底,山西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2242个
③1958年9月,山西省2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890个人民公社;
④1979年,山西闻喜曲沃、离石等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试题详情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可以形容为: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下列情景与“80年代”有关的是(  )
A、 河南:“人民公社力量大”唱响田间地头
B、 深圳:一座座高楼平地起,与时间赛跑
C、 浦东新区:“东方明珠”耸立,跨国公司随处可见
D、 国内出现大量外资企业,遍布各行各业
试题详情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2001年。对1992年创业高潮的出现起到解放思想作用的是(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我们的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试题详情
下列相关搭配,正确的是( )
A、 袁隆平——在20世纪50年代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B、 邓稼先——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C、 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D、 莫言——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试题详情
《十二铜表法》规定: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 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
A、 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B、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了公民法的阶段
C、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D、 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试题详情
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自由城市一定是自治城市,自治城市不一定自由城市
D、 大学是“中世纪欧洲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试题详情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小雷同学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制作如下年代尺,请你帮他们完成空白处的内容。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C、 约克镇战役
D、 萨拉托加大捷
试题详情
消息传到法国的时候,法国人也被鼓舞了;常年的对手终于在自己的殖民地上吃了个瘪。法国因此毫不犹豫地决定承认美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决定加入战事,当美国人的同盟。“消息”指的是(   )
A、 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
B、 萨拉托加大捷
C、 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
D、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试题详情
请仔细观察右图,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 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 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
试题详情
以下主题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在一场“暂时”的高峰会议中,苏、美、英三国首脑按照力量对比、国家强弱、在战争中的贡献大小以及利益“平衡”原则,对大国关系做出了调整。与此次会议相关的是( )
A、 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
B、 决定三国一致对德宣战
C、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处置战败的德国
D、 回复到西方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试题详情
下面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哪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影响( )

A、 列宁领导下的苏俄
B、 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
C、 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
D、 卡德纳斯执政时的墨西哥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天下后,有大臣上交分封子弟功臣镇守疆土,但是秦始皇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共宁息,岂不难哉”的理由否决了提议。继而采纳了李斯实行郡县制的建议,“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材料三: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试题详情
 中国报刊业起源于近代,对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日报》创刊后是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

木刻版画

创刊题词

张谔作刘春安刻《为巩固团结而努力》1939年

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

——周恩来

发动全民的力量,从铁血之中建立新的中国。

——郭沫若(时任国民政府三厅厅长)

鼓动全面抗战,争取最后胜利。

——孙蔚如(抗日名将)

材料二 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沦陷前夕来到报社,口授25日社论,题为《告别武汉父老》,郑重宣告:“我们只是暂时离开武汉,我们一定要回来的,武汉终究要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

——据杨琳《周恩来与〈新华日报〉》

材料三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读者来信

材料四 《新华日报》是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在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中的表现,称赞其“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据蔡斐、汤程桑《论抗战时期新华日报馆图书出版工作的历史意义》

试题详情
民主与法制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这样,充分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献力……伟大导师恩格斯也认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当时是最进步的。

——宋慧娟《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

【材料二】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 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杰斐逊起草的这一文件正式宣告解除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控制,并升华为一部革命性的宪章——它旨在将美国人团结在自由之旗和共同意愿之下……在美国革命激励之下,一群法国贵族起草了一份政治宣言。宣言宣布:普世权利的基石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性文件。

——摘编自《文件中的历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