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学习成果监测(一)

日期: 2024-06-16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开展土地改革
D、 恢复国民经济
试题详情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代国歌是( )

A、 《团结就是力量》
B、 《黄河大合唱》
C、 《毕业歌》
D、 《义勇军进行曲》
试题详情
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

大宪章。”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试题详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表明《共同纲领》( )
A、 消灭了封建主义残留
B、 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的诞生
C、 体现了社会主义因素
D、 发挥了国家正式宪法的作用
试题详情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说道:“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其中,“他们”指的是(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试题详情
2018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全国各地中小学也随即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如果要选择一位战斗英雄,并在班会课上介绍他的事迹,应该选择的是( )
A、 黄继光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雷锋
试题详情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力。下列人物中,受此法保护的是( )
A、 邱少云
B、 徐悲鸿
C、 齐白石
D、 张謇
试题详情
刘少奇称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主要是因为土地改革( )
A、 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D、 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试题详情
“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歌词中描述的情形是在( )颁布后出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试题详情
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号角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公私合营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试题详情
刘少奇曾经指出:“从1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其中,“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 )
A、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
C、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试题详情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颁布后的第五次修订。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试题详情
家喻户晓的歌曲《小燕子》创作于1957年,其中有句歌词:“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由此可以看出此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时期( )
A、 抗美援朝战争
B、 土地改革
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 工业化起步
试题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被写进( )
A、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共八大报告
C、 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共十二大报告
试题详情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此话的主旨是( )
A、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试题详情
社会主义改造以前,上海水泥厂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其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试题详情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试题详情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严重偏差,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从1961年开始,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其措施是( )
A、 提出“双百”方针
B、 召开七千人大会
C、 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非选择题 共39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带着这种要为国家承担压力的高度责任感,来到了大庆。当他看到……就要开发的一望无边的大油田的时候,浑身充满了力量。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

材料二 焦裕禄从一九六二年调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决心为改变兰考县的面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直到他今年五月因病临终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兰考人民,念念不忘改变兰考的面貌。

----《人民日报》(1964年11月20日)

材料三 雷锋精神必须发扬,但是怎样学雷锋,又必须适应今天的新情况。……要学习雷锋的基本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扬光大。

---《做新长征中的新雷锋》(《解放军报》评论,1980年2月28日)

试题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刘少奇(1950年6月)

材料二: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以建立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高德步、王珏《增长与变革——二十世纪的国际经济》

材料三:一亩地要产五万斤、十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高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像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民日报》1958年8月27日)

材料四:一九六一年是我国实现三年连续跃进以后的一年……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争取国民经济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更好地继续跃进……

——《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卢制数字的报告》(1960年9月27日)

试题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

【任务一:了解碑文】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任务二:文本阅读】

材料二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主席亲自按下连通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时,在军乐声中,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任务三;观点论证】

材料三 同学们分享整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大事年表(1949-1956年)。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   

1953年

“一五”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