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6-01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单选题

试题详情
如图,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试题详情
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这主要是由于光发生了(   )
A、 折射
B、 镜面反射
C、 漫反射
D、 直线传播
试题详情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   )
A、 等于0°
B、 小于30°
C、 等于30°
D、 大于30°
试题详情
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晶莹的露珠
B、 变小的干冰
C、 洁白的雾凇
D、 树上的冰凌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晶球看到远处建筑物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的成像特点与图示情形中水晶球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潜望镜
D、 投影仪
试题详情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中性笔的长度约5cm
B、 人步行的速度约5m/s
C、 酱油的密度约0.6×103kg/m3
D、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0.15kg
试题详情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沙漠植物的针叶
B、 苹果装入保鲜袋中
C、 冬季在手上涂抹油脂护肤品
D、 把湿衣服搭在热暖气片上晾晒
试题详情
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A、 白云倒影
B、 游动的鱼
C、 白塔倒影
D、 绿树倒影
试题详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越厚,焦距一定越大
B、 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C、 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是凹透镜
D、 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试题详情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它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   )

A、 物体在0~1s内静止
B、 物体在第3s时的速度是0.5m/s
C、 物体在0~5s内的平均速度是0.6m/s
D、 物体在2~5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在3~6s内的平均速度

填空题

试题详情
饺子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吃饺子也就成了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
试题详情
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产生的现象。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选填“提前”或“延后”)。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这副眼镜可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试题详情
长春市地铁的开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试题详情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则熔化前后的体积之比为(ρ=0.9×103kg/m3 , ρ=1.0×103kg/m3)。有一个容积为10L的氧气瓶,使用一段时间后瓶内氧气密度为6kg/m3。要想使瓶内氧气密度达到10kg/m3符合使用要求,需要向瓶内充入kg的氧气。
试题详情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越。若小车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20cm,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m/s。

计算题

试题详情
小明找来一个容积为500mL(1mL=1cm3)的空矿泉水瓶,称得其质量为18g,然后在瓶中装满食用油,称得油和瓶的总质量为418g,求该食用油的密度。
试题详情
一个铁制的实心机械零件质量为158g,已知ρ=7.9×103kg/m3 , ρ=2.7×103kg/m3

实验题

试题详情
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图。

试题详情
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A、B是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试题详情
一次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量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亮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⑴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你认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是:

⑵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天平平衡。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⑶将烧杯内的水都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⑷实验中,测出合金块的体积为cm3 , 密度为kg/m3 , 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要(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试题详情
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测量牛奶的密度。

试题详情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