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复习卷(八)

日期: 2024-06-14 中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考古人员在回忆遗址考古时说:“当发掘到第四层时,发现一小层一小层像夹心饼干似的夹层,总厚度四五十厘米。”轻轻揭起“它们原来是稻叶、稻谷、谷壳、焦谷、稻秆等水稻的遗物”。据此可推断出该遗址位于( )
A、 云南省元谋县
B、 陕西西安半坡村
C、 北京市周口店
D、 浙江余姚河姆渡
试题详情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经济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试题详情
右图是关于东汉时期政治局势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C、 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试题详情
据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记载,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这主要得益于汉初的统治者( )
A、 重视“以德化民”
B、 加紧了对农民的控制
C、 提倡勤俭治国
D、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试题详情
宋朝的全国总人口突破了一亿,大体是盛唐的两倍。宋朝的粮食亩产量特别是长江流域的亩产量达到了两至三石,也基本是唐朝的两倍多。由此可见(    )
A、 宋朝时生产力有显著进步
B、 唐宋的经济部门仅限于农业
C、 唐朝重文轻武致粮食减产
D、 宋朝粮食增 幅低于人口增长
试题详情
清代历史学家孟森在《明史讲义》中说:“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草根揭竿而起,没有凭借政治身世、门阀之威,仅仅是为了为民除害;他们没有谋权篡位的意思)符合孟森观点的是( )
A、 刘秀、朱棣
B、 刘邦、朱元璋
C、 刘邦、朱棣
D、 刘秀、朱元璋
试题详情
 17世纪中期,沙俄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为解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的举措是( )
A、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B、 册封首领
C、 平定叛乱
D、 和亲政策
试题详情
 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明朝以上官制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B、 分工协作提升效率
C、 皇帝负责利国利民
D、 行政司法军事一体
试题详情
1940年,某份电报中指出,这次胜利“证明了敌人的交通线与据点不是牢不可破的,大大地削弱、沮丧与疲劳了敌人,振奋了全国,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地位。”据此可知( )
A、 国共两党军队摩擦加剧
B、 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精神
C、 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破产
D、 北方抗战已转入反攻阶段
试题详情
“民主和平盼有期,山城赴会自威仪。华章谱就凌云曲,大勇弥天毛润之(毛泽东)。”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试题详情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就抛弃了国际共产主义“选票里面出政权”的理念,坚持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十月革命道路。毛泽东提出该观点是在( )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八七会议
D、 秋收起义
试题详情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 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
B、 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C、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试题详情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现共同富裕
D、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试题详情
红色献礼剧《红旗渠》近期上线央视一套,该剧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党领导人民追梦、圆梦、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历程。成为中国奇迹的红旗渠与以下哪些事件是同一时期的?(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宝成铁路
C、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大庆油田
试题详情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等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
B、 开创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局面
C、 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试题详情
观察如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农村改革的成功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试题详情
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17、18 世纪,英美法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B、 1776 年 7 月,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C、 1792 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
D、 由人治走向法治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试题详情
观察下面的“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下列选项对图中字母所对应文明古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发源于两河流域,金字塔为其代表性文明成就
B、 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 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属于社会第一等级
D、 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人工栽培的玉米
试题详情
记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公元1500年前后的第六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的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它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根据材料判断这个“重要的分水岭'的含义是( )
A、 世界各个地区从相互隔绝、孤立发展到连接成一个整体
B、 锤炼了欧洲人敢于胃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C、 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D、 人类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试题详情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巴比伦王国的扩张
B、 埃及王国的东扩
C、 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D、 亚历山大东征
试题详情
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出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试题详情
1944年7月某会议曾提出建立自由贸易体系的构想,后成立关贸总协定并于1995年改为世界贸易组织,至今有超过160个国家加入这一组织。这一现象折射的世界发展趋势是( )
A、 科技信息化
B、 世界多极化
C、 文化多元化
D、 经济全球化
试题详情
在1750-1850年间,欧洲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欧洲城市的扩大与发展
B、 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 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试题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国王首要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据此可知,德国、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
A、 完成国家统一
B、 争夺世界霸权
C、 遏制苏俄政权
D、 促进欧洲联合
试题详情
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指的是( )
A、 两极格局形成
B、 经济全球化趋势
C、 美国成为全球霸主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为吴王时本如元制置中书省,以左右相国为之长,先尚右,后尚左。洪武元年(1368)改为左右丞相,或居内辅政,或统军征伐。其居内负行政责任者先后有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三人,权力甚大。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诛胡惟庸后,“革去中书省,升六部”。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 史纲》

材料二: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乾隆五十七年(1792),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摘编自[清]爱新觉罗 ·昭裢《啸亭杂录》

材料三:阅读下列图片。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励团员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使广大青年倍受鼓舞。 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屈辱篇】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探索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

【觉醒篇】

“……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

【感悟篇】

“伟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35年“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试题详情
二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的

分公司如今遍布世界各地。

——陈丽珍《世界近现代史》,有改动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趋势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