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同步练习

日期: 2024-06-17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下面的画作,画面艳丽而又优雅,每朵葵花都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该画作的名称是 (  )

               

A、 《向日葵》
B、 《最后的晚餐》
C、 《夜间的咖啡馆》
D、 《蒙娜丽莎》
试题详情
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广泛地开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 英国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B、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C、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试题详情
如下图所示,导致19世纪英国从业人员结构变化的原因是(  )

             

A、 殖民帝国的形成
B、 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工人运动的高涨
试题详情
在“近代文学的繁荣”这一主题式探究活动中,以下最适合选用的素材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表明 ( )
A、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走在前列
B、 德国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准备
C、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走在前列
D、 德国引进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发明
试题详情
某同学搜集以下资料,他想研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B、 近代科学的发展
C、 近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D、 近代音乐的发展
试题详情
以中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知识的逐步积累为基础,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最终实现了突破。为工业知识的积累作出贡献的人物有(    )
A、 哥伦布
B、 达尔文
C、 牛顿
D、 爱迪生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其决定性的因素是(   )

A、 新航路开辟、世界联系加强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
D、 机器生产的时代开始
试题详情
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中合理的是(   )
A、 福特首先制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火车
B、 本茨建成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C、 瓦特在电灯下仔细地绘制蒸汽机图纸
D、 戴姆勒创制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试题详情
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右图展示的交通工具,它使用的发动机是( )

 

A、 蒸汽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试题详情
 贝多芬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所写,也是他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的是( )
A、 《维也纳森林序曲》
B、 《蓝色多瑙河》
C、 《春之声》
D、 《英雄交响曲》
试题详情
 右图作品色彩明快,强烈地表达了向日葵旺盛的生命力,展示着画家对于生命的诠释。这位画家是( )

  

A、 贝多芬
B、 梵高
C、 列夫·托尔斯泰
D、 莎士比亚
试题详情
 “由实验和天文观测普遍地确立,地球附近所有的物体有向着地球的重力,再者所有的行星彼此有重力。”这一理论成果属于( )
A、 万有引力定律
B、 自然落体定律
C、 进化论
D、 相对论
试题详情
如果说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达尔文则是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是(    )
A、 《人民宪章》
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物种起源》
D、 《人权宣言》
试题详情
 音乐能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因为音乐作品总是以特定的历史背景为创作源泉。我们要了解拿破仑的英雄事迹,可以欣赏贝多芬的( )
A、 《悲怆奏鸣曲》
B、 《月光奏鸣曲》
C、 《英雄交响曲》
D、 《第五交响曲》
试题详情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下列符合有关泰坦尼克号邮轮史实的有 (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轮配备电脑 ③采用蒸汽机组作为动力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题详情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 英国率先完成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 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C、 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试题详情
在德国,汽车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德国出现的人口移动趋势是(   )
A、 由农村向城市集中
B、 由城市向郊区扩散
C、 由德国向欧洲扩散
D、 由大城市向小城市扩散
试题详情
人口增长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 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
C、 多子多福思想观念的影响
D、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试题详情
“(17世纪)欧洲的知识阶层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牛顿的科学成就不包括(    )
A、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创立了微积分学
C、 提出了运动三定律
D、 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

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大师和艺术巨匠,他们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绚丽多彩的瑰宝。让我们走进那辉煌的时代吧!

【科学成果】

材料一

【文学巨匠】

材料二 他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命运的绝唱】

材料三 他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作曲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也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为克服失聪带来的困难,他曾将一支小木棒的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辨音。

试题详情
科技改变世界,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果

1765年

哈格里夫斯(纺织工)

英国

珍妮纺纱机

1782年

瓦特(仪器修理工)

英国

大工业普通适用的蒸汽机

1814年

斯蒂芬森(煤矿工人)

英国

蒸汽机车

材料二

表2:英美两国工业产值占世界产值比重变化表             表3:1860年至1913年美国大事年表

国家

1860年

1913年

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13年,福特建成标准化汽车流水装配线

英国

34%

14%

美国

19%

36%

材料三

材料四   日本政府2021年4月13日早上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氚等有害物质的核废水,这一行为遭到韩国和中国等周边国家的反对。

试题详情
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以来,英国倾力治理污染,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位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大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和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的开发,贪婪的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研读材料,回答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