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63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日期: 2024-06-01 中考阶段生物

单选题

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

配制模拟酸雨

B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避免产生气泡

C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唾液

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D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焚烧垃圾
C、 污染环境
D、 增加煤炭使用
试题详情
优美的环境愉悦人的心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下列选项中不合理的是(  )
A、 保护植被
B、 开发新能源
C、 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D、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分别是指(  )
A、 一氧化碳排放达到上限,一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B、 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C、 二氧化硫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硫相对“零排放”
D、 二氧化氮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氮相对“零排放”
试题详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 使用一次性木筷
D、 节水节电
试题详情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B、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C、 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 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
试题详情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转变为苏州市民的“新习惯”。将①废旧灯泡、②用过的纸巾、③剩饭剩菜、④矿泉水瓶四类垃圾从左至右投放到下列垃圾桶内,顺序正确的是(  ) 

 

A、 ②④①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③②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及百姓福祉。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分类处理垃圾
B、 加大农药施用量
C、 燃放烟花爆竹
D、 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试题详情
倡导低碳生活,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利于减级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C、 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
D、 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试题详情
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水体pH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是否有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pH表示水体酸碱度,pH=7表示中性,pH<7表示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依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pH 

 
 

 6.5~7.0 

 
 

 6.0~6.5 

 
 

 4.5~6.0 

 
 

 3.0~4.5 

 
 

 溪红点鲑 

 
     

 × 

 
 

 × 

 
 

 小口黑鲈 

 
     

 × 

 
 

 × 

 
 

 黑头呆鱼 

 
   

 × 

 
 

 × 

 
 

 × 

 
 

 牛蛙胚胎 

 
     

 √ 

 
 

 × 

 
 

 小龙虾 

 
     

 × 

 
 

 × 

 

 注:“√”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A、 水体pH的变小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B、 牛蛙胚胎在水体中可存活的pH范围最大
C、 水体pH为5.0时比6.3时更适合上述生物生存
D、 水体pH的降低可以对水生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
试题详情
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随手关紧水龙头
B、 绿色低碳出行
C、 随意丢弃废电池
D、 纸张双面使用
试题详情
对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B、 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都是有利的
D、 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
试题详情
对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微塑料的产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你不认同的做法是(   )
A、 选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B、 分类回收塑料制品
C、 多用布袋,少用塑料袋
D、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试题详情
为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水蕴草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模拟污水,用水蕴草净化不同浓度的模拟污水24小时,分别记录在不同条件下水蚤的心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随着时间延长,水蚤心率受洗衣粉液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B、 随着洗衣粉液浓度逐渐增大,水蚤心率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C、 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经水蕴草净化后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均减弱
D、 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蚤心率要选用同一只水蚤,使结果更准确
试题详情
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呼吁我们用行动来保护地球。以下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  电视长时待机
B、 倡导绿色出行
C、 垃圾分类处理
D、 书本循环使用
试题详情
我们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洱海的是(   )
A、 使用环保购物袋
B、 垃圾分类回收
C、 雨污分流
D、 滥捕鱼类水产资源
试题详情
保护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开发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 禁止利用各种生物资源,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
C、 避免与治理污染,保护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D、 保护绿色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维护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
试题详情
“石分美”是石家庄垃圾分类的宣传标志。垃圾分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四个不同垃圾箱上的图标,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废旧电池应投放到乙垃圾箱
B、 厨余垃圾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C、 回收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D、 废纸和塑料应投放到丁垃圾箱

判断题

试题详情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综合题

试题详情
CCTV-10“创新进行时”栏目近期播出“城市污水变身记”,记录了杭州市利用“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模式处理千万吨级城市生活污水的过程。过去杭州市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导致青山湖严重污染。湿地生态修复方案综合解决了水污染问题,恢复了青山湖区的生态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桑沟湾地区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试题详情
“水是生命之源”。门楼水库是烟台市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市区70%以上居民的生活用水都来自这里。水库的水质清澈,生物种类繁多。懿荣中学生态保护社团对水库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后,绘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怀化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市域内森林、沼泽、湖泊、河流交错分布。境内拥有沅陵借母溪、通道玉带河等众多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拥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白鹳、中华小鲵、大鲵等;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珙桐、银杏等。
试题详情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

试题详情
近年来,遂宁市积极打造城市生态体系,已建成多个城市湿地公园。下图是五彩缤纷路湿地公园的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时,引发水体中微囊藻暴发,产生难以降解的藻毒素。不仅造成浮游藻类污染,影响水体安全,而且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回答以下问题:
试题详情
某氧化铝厂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使原本很清澈的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研究工业废水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在受污染河流同侧下游不同距离(km)进行取样,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离污染源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8.0

动物类群(类)

20

23

37

50

58

65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7

656

750

1978

2490

3192

试题详情
在许多地区的城乡结合部,白色垃圾泛滥,严重威胁土壤安全。我国多地实行了限塑令,为宣传限塑令,凉山州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针对白色污染问题,探究了“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4粒饱满的四季豆种子、2个栽种盆、普通土壤、塑料袋、直尺。 

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别标号为A、B,在A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盆中放入等量的加入若干塑料袋碎块的普通土壤。 

②将4粒相同的饱满的四季豆种子平分栽种在A、B盆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定时浇水,培养一段时间。 

③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如图1),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A、B两组植株根系(如图2)。 

请你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试题详情
某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铺在养虫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步骤1:把多只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黄粉虫平均分为A、B两组,称重并记录数据。

步骤2;A组喂麦麸和菜叶,B组喂等量的泡沫塑料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泡沫塑料片噬咬情况。

步骤3:称量A、B两组黄粉虫的体重,并记录数据。

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

试题详情
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
试题详情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于是我市某校学生进行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实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了pH为3和5的两种“模拟酸雨”。设计过程如下:

Ⅰ.取三个培养皿,分别标号甲、乙、丙,在每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三层湿润的纱布,并均匀的摆放30粒大小一致且新鲜的绿豆种子,同时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

Ⅱ.每天在甲中喷洒一定量的清水,在乙中喷洒等量pH为3的“模拟酸雨”,在丙中喷洒等量pH为5的“模拟酸雨”。

Ⅲ.记录和观察绿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一周后,甲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多,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较少,丙培养皿中绿豆种子萌发数量最少。

根据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洗洁精是被广泛应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八年级某班生物学探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某品牌洗洁精废水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进而推测其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小组成员将若干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放在水中浸泡1天,把浸泡后的种子放于已编号的铺有1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3个为一个处理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每个培养皿中平铺50粒小麦种子。每天向甲组和乙组培养皿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稀释120倍的洗洁精稀释液和清水(以稀释液和清水不浸没种子为准),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第4天记录数据,统计平均发芽率后绘制如下柱状图。

资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