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日期: 2024-06-16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试题详情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条约的规定(  )
A、 《望厦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南京条约》
试题详情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
A、 英国对华输入鸦片
B、 洋务运动
C、 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试题详情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据此推断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为“亚罗号”船员伸冤
B、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 为维护鸦片贸易
D、 为了增加与中国的商业贸易
试题详情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诗颂扬为收复新疆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试题详情
“连续两个整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漂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在这两天里,营地和圆明园之间,日光被天空的浓云所笼罩......”据此推断,下列表述与材料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 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关
B、 可能出自日本军人的日记
C、 发生在1901年的北京
D、 是对文明的一次严重破坏
试题详情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主要依据是(  )
A、 斗争规模史无前例
B、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革命政权
C、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 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方案
试题详情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 北伐军全军覆没
B、 天京事变
C、 安庆陷落
D、 天京陷落
试题详情
洋务运动中提出了“求富”的口号,下列体现这个口号的实践活动是(  )
A、 创办轮船招商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创办新式学校
试题详情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试题详情
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该评论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挽救民族危亡
C、 引进西方政治学说
D、 推翻封建专制
试题详情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
A、 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 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 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 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试题详情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 中国官员腐败无能
B、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官吏以大局为重
D、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试题详情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  )
A、 虎门销烟
B、 公车上书
C、 洋务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试题详情
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传播的是(  )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C、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 训练新式军队
试题详情
中山装的袖口有三个纽扣,这三个纽扣意味着三民主义,其中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试题详情
《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 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C、 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试题详情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试题详情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 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 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
D、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试题详情
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   )
A、 自强与求富
B、 民主与自由
C、 民主与科学
D、 自由与平等
试题详情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是(  )
A、 直系军阀
B、 皖系军阀
C、 奉系军阀
D、 桂系军阀
试题详情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的签订。
A、 《辛丑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试题详情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二大
D、 中共七大
试题详情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不同阶级、阶层进行抗争与探索,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包括(  )

①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②未能提出科学的救国纲领

③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④帝国主义的干涉

⑤地主、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以下刊物著作没有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
A、
B、
C、
D、

非选择题(共35分)

试题详情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探究。

材料一:“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夜夜召唤我,在梦里,用你的声音……。”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材料二:

材料三:①西方侵略势力最早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允许该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活动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⑤旅顺大屠杀

材料四:资本——帝国主义以各种方式入侵,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历史灾难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军事上,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政治上,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经济上,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索取赔款,抢掠财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上,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材料五:清中叶以后,封建制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慎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斗争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六: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详情
假设孙中山会发朋友圈,以下是他发的四条信息。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需包含材料所反映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名称及影响或结果,孙中山身上有哪些高尚的精神品质令你景仰。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为200字左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