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日期: 2024-06-02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单选题

试题详情
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  )
A、 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
B、 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C、 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D、 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滴入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然后向小烧杯B中倒入浓氨水,立即用大烧杯罩住烧杯A和B,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A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说明浓氨水易挥发
B、 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 烧杯A中溶液变红,说明显碱性
D、 烧杯B中溶液的pH逐渐变大
试题详情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 硫酸、盐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原因——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试题详情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试题详情
学习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B、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 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试题详情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 分子种类
B、 分子间距
C、 分子的化学性质
D、 原子种类
试题详情
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与冰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水分子间不再存在间隔
C、 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D、 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试题详情
原子和分子本质区别在于()
A、 大小不同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质量不同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试题详情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分子图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着的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有空隙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A、
B、
C、
D、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该实验从微观上说明。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生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①你认为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下空)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烧杯取3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不同)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

氨气溶解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填空题

试题详情
Y形管是一种简易实验仪器,同学们用Y形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子的性质的验证实验。

试题详情
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