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题

日期: 2024-05-14 高二下学期语文

现代文阅读(35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小亢《“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

材料二:

对照手书本《赤壁赋》来看,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沧海”,手书本作“浮海”,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文意贯通应是异文取舍的主要标准,“沧海一粟”广为流传,似乎不容更改,但对其理解是有不同观点的。高中教材曾将“一粟”释为“一颗粟米”,以粟之微小映衬海之博大,无理而有情。而有些学者认为沧海与粟米并无干系,此处“粟”应理解成颗粒细小如粟之物,释为“丹粟”,即丹砂,指海中沙粒。“沧海一粟”也就是海中一粒沙的意思。以上两种解释均可讲通,但都有值得质疑处。“粟”作沙解虽有合理性,但海中并非只有沙,亦有水。而粟虽可以喻指渺小,但与海对举,未见类似用法,只为孤证。异文“浮海一粟”意为浮在海上的一粒粟米,其义甚明,没有歧义。可见,两种版本的《赤壁赋》中,“浮”“沧”之别也影响着对“粟”字的理解。

那么,这两处异文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传抄错讹造成的。现刊行比较早的三个版本中,《东坡集》和《皇朝文鉴》所载《赤壁赋》均与苏轼手书本所书“浮”相同,其中苏轼的曾孙苏峤刻本《东坡集》以家藏为底本,可信度应是比较高的。只有《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本作“沧”。尽管如此,南宋期间“浮海”“沧海”二说已经并行了。也许是考虑到“浮海”与上句“蜉蝣”有二字同声之复,“沧海”一说后来者居上,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从汉字构形特点来看,“浮”“沧”二字楷书写法差异明显,不易混淆。而当时民间抄本往往用行草书写,二字草书写法形似,属于形似字,应是致误的主要原因。

传世的古代文献中因字形相似导致传抄、镌刻失误的现象比较常见,讹误字会造成文意理解上的障碍。而判定讹误字最简便的方法是比勘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运用汉字的形似字相关知识分析,就可以发现有没有讹误的正字。但《赤壁赋》中两处因形讹产生的异文比较特殊,已为后世普遍接受,也许这就是所谓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面对苏轼手书本《赤壁赋》,有人可能还会怀疑现行公认版本是不是苏轼后来修改的。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不同版本异文的取舍判定应该回归文意,语义疏通没有问题是一个方面,还要关注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文本意蕴解读等其他方面。

(摘编自王智忠《<赤壁赋>两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

材料三:

近些年来,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大家对包括汉字、成语、文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较真”、更“挑剔”了,对历史和文化中的细节、脉络更在意、更考究了。汉服热、博物馆热、“国风”文创热……这些新时尚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透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严肃讨论和仔细辨析,我们更看到,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并不只是符号层面的,而是越来越深入文化的肌理的喜爱,去把握形式和表达背后贯通古今的精神与内质。比如,这次对“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分析,就有观点认为,尽管原文是“浮”,但从传统文学和美学角度讲,“浮”字雕琢痕迹太重,反而是讹传的“沧”字意境更开阔,更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这实际上已超越单纯对错,成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科普”。实际上,也只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里,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丰厚的资源、更扎实的滋养。

(摘编自苏砥《“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妨“较真”一下》)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橘色的鱼

[加]卡·希尔兹

最近洛伊斯·安给我看一篇文章,说一个女明星已经“三十好几”了。

“这说的就是我们”,安泪眼婆娑地看着我,“三十好几。”

几年前,二十五岁的安决定到温哥华岛上去种大丽花。可就在她买好飞机票的那一天,她收到封信说她被法学院录取了。我现在还时不时地琢磨开办一家度假牧场的念头,玩味那被磨得发亮的鞍子、护具以及那附在皮革顶端的全部甜美的梦想。

星期六早晨,安和我又作了一次关于价值的长时间的讨论,我们坐在早饭桌前,神态严峻地进行分析。

“也许我们过分推崇商业精神,过分崇拜青春年华。”我提出一个想法。

“陷进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安说。

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我想到过不了几个星期我就要四十岁了,一阵恐惧感突然袭击我腹部的上方,那疼痛既可怕又熟悉,我把注意力集中到饭桌上方,白墙上如果随便贴上一块东西,通常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的,”我说,对着空空的白墙做了个手势,“是一幅画。”

“也许可以是一张名画的复制品。”安说,并且马上就去取她的外套。

三个小时以后我们拥有了一张标题为《橘色的鱼》的石版画,画的背景是一片微微发光的绿色;那橘黄色的鱼就悬浮在这片空间里。鱼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八十的画图,它好像停止了游弋,正靠着一墙的绿水在休息。一串气泡在它周围飘浮,把它跟它离不开的水联系在一起。它让人看见的是它的侧面。它心脏的部位是漂亮的橘色,这橘色流向鱼翅和圆圈的成脊状的嘴,逐渐变淡,但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眼睛,那种用来凝视世界的大大的、不贪婪的眼睛。

我们很快取得少有的一致意见,画放在早饭餐桌的上方很合适。

我们这一条鱼是现存的十份复制画中的第八张,我想到,那散落在别处的九条鱼兄弟,悬浮在完全一样的绿色的水里,每一条都冷静地向着同一个左前方,就很高兴。

我的健康从挂上画的第一天起就有所改善,没过多久安和我的关系也有好转。早上,我们在饭桌边喝着咖啡,抬头欣赏我们的橘色的鱼,彼此微笑对视。

不久我们收到了一封信,是个正式的通知。它建议我们十个《橘色的鱼》的所有者在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晚上聚会。

那天我们迟到了。看到一屋子的人,我最初感到上腹部一阵抽搐,安也有类似的震惊。

我们进屋时有人正在讲话。“这永远是一种愉快,”那人说,“大家聚在一起,谈谈我们关心的事情,交流一下我们的经验。谁想第一个发言?”

前面一个人站起来,报了他的名字。那人有一头保养得很好的浓密白发,他谈了一些问题,关于“在荒野里徘徊”,还有关于西方传统中鱼的历史的象征意义,“我的生活改变了,”那声音说,“我的生活有了方向。”

第二个说话人不到二十岁。那扎眼的染过的头发,梳理的角度很怪,“《橘色的鱼》是父母送给我的毕业礼物。我端详这幅画好几个月,然后启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橘色的鱼翅和嘲弄的嘴巴对‘社会硬塞进你头脑的一切垃圾’说不。”他说完了,在热烈的掌声中坐了下去。

一个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紫红色套装的女人,谈她在投资中总是高价收进,又总是在市价落入低谷抛出。一直到她发现了《橘色的鱼》。现在,她肯定,她正处于上升的趋势。

下一位发言人刚一站起来就受到大家的欢呼。他是大老远从日本神户赶来的。他的口音有点生硬,他说在他居住的小屋里,他把《橘色的鱼》挂在传统的陈列艺术品的壁龛里,就在那用黑色的漆器木板托着的一盘花瓣的上方,橘色的鱼鳞和超自然白色的花瓣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天天都想到工业化世界里多如牛毛的矛盾。他说这句话时我的鼓掌比谁都响亮。

“鱼是不会说反话的,”又有一个人用欢快的嗓音说,“因此提醒我们想到我们失去的纯真,想到在双重含义和试探性声明以前的时代,”

“我们在水里开始我们的生命,”后排传来一个粗声粗气的带酒意的嚷嚷声,“我们一年到头从早到晚都盼望着能回到我们的自然的生存环境去。在水里我们可以不费力气地自由活动,可以成为我们最最真实的自我。”

“鱼的内心生活是不可知的,”又一个发言人,也就是安说,“它连续不断地游着,跟一朵大丽花一样不说话,也没有声音。她是以眼睛和姿势作话语,解读并重新安排这无语的世界。”

“橘色的鱼,”有个嗓音响了起来,原来那是我自己,“永远不会衰老。”

那天晚上,我们由于难得的意气相投,也由于我们表达了内心最深处的忧虑而感到快乐。

就在那天晚上,在城市的另一部分,一万张橘色的鱼的招贴画从印刷机上滚滚而下。它们将装饰十多岁孩子的乱七八糟的卧室、加油站和啤酒店的公共厕所。一年之内会发行一张邮票,上面印着橘色的鱼的形象,但是这条鱼的眼睛被缩小了,显得有些困惑,橘色的鱼将摆上百货公司广告的封面,加上一对降低尊严的眉毛,还会被印在物品上的词语拦腰斩成两段。橘色的鱼在西服翻领的胸针上眨巴眼睛,被印上了运动衫和领带,随意地涂抹在笔记本和情书的空白处。

橘色的鱼没有回头一瞥,它将开始死亡。

(陶洁译,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郑襄公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先使解扬如宋,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是楚登解扬楼车。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呼宋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楚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节选自《史记》第四十二卷,有删改)

材料二: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秦将彭超请攻沛郡太守戴逯于彭城,秦王坚从之。谢玄帅众万余救彭城,军于泗口,欲遣间使报戴逯而不可得;部曲将田涨请没水潜行趣彭城,玄遣之。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秦人杀之。彭超置辎重于留城,谢玄扬声遣后军将军何谦向留城。超闻之,释彭城围,引兵还保辎重。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四卷,有删改)

材料三:

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治楼船数百艘,尽锐攻洪都。太祖从子朱文正坚守,三月不能下。洪都围久,内外隔绝,文正遣户张子明告急于应天从水关潜出夜行昼止半月始得达。太祖问友谅兵势,对曰:“兵虽盛,战斗死者不少。今江水日涸,贼巨舰将不利。援至可破也。”太祖谓子明:“归语而帅:坚守一月,吾自取之。”还至湖口,为友谅所获。厚馈与金,令诱城中降,子明佯诺。至城下,大呼:“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贼怒,攒槊杀之。追封忠节侯。太祖自将救之,友谅撤围,遇于康郎山,风起,乃纵火焚友谅船,其弟等皆烧死。友谅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节选自《明史》第一百二十三卷、一百三十三卷有删改)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此诗写于诗人徽州任内。②吹:通“炊”。

试题详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的肠胃被全面改造过来后,我也开始全面掌控家里的厨房(其实也就一只炉子、一张矮桌、一把菜刀加一个纸箱),成为家里的首席大师傅。强硬自负如卡西,都默默认同。斯马胡力更是____。只有李娟做的,他无论是什么才极卖力地吃。连她烧的白开水都喝得____。

我怀着无限乐趣一次又一次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看着它丝丝入扣地四面融化,润物细无声。再____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香气“啊”地尖叫一声,喜气洋洋地烟花般绽放。毡房被香得微微地鼓胀。赶紧倒清水!浇灭它的热情!于是香气迅速退却到水的内部。盖上锅盖煮啊煮啊,柴火烧啊烧啊。一旁的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暗自变软,并且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柔软……温顺地任我把它切成块儿、搓成条儿、捏成片儿。无怨无尤,躺倒了一桌子。水开了,边开边说:“来吧来吧,快点快点!”满锅沸腾,无数只手争先恐后地招摇。我每丢进几块面片,面汤就会稍稍安静一点点。但还是无法安抚。直到“熟”这种力量全面覆盖上来,锅中诸位才满意地、香喷喷地渐渐静止下来。炉火也渐渐熄灭。汤饭如鲜花怒放一般盛了满锅。至于放多少盐,不必操心,我的手指比我更清楚。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24日上午,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日启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的掌火之官。 ①  , 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祝融号”是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技成果。 ②  , 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从字面上来看,“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际探测的首趟征途,计划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界亦属创举。 ③  , 寓意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不断超越。

写作(60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以歌曲《一笑江湖》作为BGM的舞蹈“科目三”突然爆火,引发全国各地短视频创作者群起模仿创作。一时间,全民皆跳“科目三”,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月,“科目三”网络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460亿次,“科目三”也走出国门,真正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

今年春节,马面裙成为不少人的“新春战袍”,不少年轻人逛庙会、赏灯会,甚至走亲访友都会身着马面裙。随着汉服文化在国内的流行,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汉服在电商平台销量暴增,在各大春节晚会上也频频露面。一时间,马面裙火爆出圈,成为国民顶流。

 因在越剧《新龙门客栈》中反串饰演“玉面郎君”贾廷而备受观众喜爱,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陈丽君,在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非传统戏剧观众“入坑”剧场看戏。此外,陈丽君演出返场时,单手抱起搭档演员转圈的视频,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这也是抓住了年轻观众看剧爱“嗑CP”的流量密码,以年轻人更懂年轻人的表现方式,为传统越剧赢得了更多流量。

请针对上述材料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