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日期: 2024-06-09 高一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详情
《周礼·春官宗伯》指出:“凡国家大事皆须占卜,如‘卜立君,卜大封’时,大祭司会在大宗伯(辅佐天子掌管宗室礼仪之事)的注视下对着龟甲凸起的部分发布命龟辞。”这反映出当时( )
A、 王权与神权的联系较为密切
B、 天人感应思想深入人心
C、 国家政治决策全靠祭司占卜
D、 周王权力受到较大限制
试题详情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同时,他还指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
A、 具有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
B、 反映出其理论设计存在矛盾
C、 意在构建新型的君民关系
D、 体现了儒法并重的思想特点
试题详情
翻开历史长卷,从战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北魏时期“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英阜”,以及唐宋“洛阳家家学胡乐”“万里羌人尽汉歌”。这些现象的出现( )
A、 大大拓宽了华夏文明的空间维度
B、 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C、 表明民族交融加速音乐艺术发展
D、 折射出社会激烈动荡的格局
试题详情
在唐初三代时期,高中进士者多是士族出身,如唐武德五年(622年)首次科举考试中,陇西望族李氏的李义琛、李义琰、李上德三兄弟同时上榜,名噪一时。这反映出当时( )
A、 社会文化发展存在阶层差异
B、 政治传统影响制度革新
C、 社会地位决定了考试的成败
D、 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
试题详情
下面是关于宋代经济的几则史料。 由此可推知,宋代( )

材料

出处

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

宋《嘉泰吴兴志》

严州“谷食不足,仰给他州,唯蚕染是务”

宋《严州图经》

“蜀之茶国,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

《宋史·食货志》

A、 农业出现了多种经营方式
B、 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
C、 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
D、 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较密切
试题详情
万历十四年(1586年),因皇后无子,内阁首辅申时行以明太祖的“长幼有序”的理由上疏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神宗欲立宠妃郑氏之子(三皇子),便以皇长子年幼的理由搪塞。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经过内阁的反复奏疏以及李太后对皇长子的支持,神宗最终册封朱常洛为太子。这一事件反映出( )
A、 封建制度下中枢决策效率较低
B、 政治传统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
C、 明朝皇帝已失去太子的册立权
D、 内阁与外戚的政治势力逐渐膨胀
试题详情
下面为 1851年至 1873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图。下列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

注:1853 年厘金制度建立,由地方政府在水陆要道设关卡对来往货物征收一定的货物税

A、 折射出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
B、 旨在增强地方政府的能动性
C、 瓦解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基础
D、 促进了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
试题详情
马克思曾说:“当人们好像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近代中国政治运动中与之相似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试题详情
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苏、湖北三十八个县(州)相继宣布光复。在这三十八个县(州)政权中,充当主要行政、军事职务的共五十七人,其中士绅(包括立宪派)二十三人;旧官僚二十一人;革命党人十人;会党首领一人;不详二人。 由此可推知,辛亥革命( )
A、 具备广泛的社会基础
B、 使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
C、 隐藏着革命失败风险
D、 属于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试题详情
1920年,上海《星期评论》刊登了诗歌《红色的新年》。诗中写道:“黑暗里突然的透出一线儿红。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卷到远东。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直要锤匀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 呀! 映着初升的旭日光儿,一霎时遍地都红!”这表明当时( )
A、 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 民主革命面貌已焕然一新
C、 马列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D、 救亡图存出现了新的道路
试题详情
下图是1938年李可染创作的宣传画《打回老家去!》。该画中间是一位身穿白衣白裤、表情:刚毅的中国老百姓紧握步枪,叉开双腿的站姿有一股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他的身后则是一群与之同样的老百姓。该漫画反映出( )

A、 中国人民持久抗战必胜的决心
B、 敌后战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C、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强烈愿望
D、 全民族抗战的社会氛围浓厚
试题详情
1947年5月,上海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随后“北大快讯社”编辑发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专号》传单。南京“五二0血案”发生后,“中央大学五二0血案处理委员会”出版了《拿饭来吃——五二0血案画集》,以诗歌、图片、漫画展示“血案”。这些刊物的发行和出版( )
A、 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
B、 使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C、 推动了“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D、 折射出国共力量消长变化的趋势
试题详情
1950年起,在政府的主导下安徽大学开始了专业调整,其土木工程、法律和经济专业分别被合并到专业实力更强的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复旦大学。至1954年,安徽大学取消建制,其所属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安徽大学的这一调整意在( )
A、 推动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
B、 效仿苏联建设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C、 促进高校资源区域分布的优化
D、 解决国家建设中专业人才缺口问题
试题详情
1979年,四川宁江机床厂厂长刘伦宝在“政治错误”的非议声中,毅然决定在《人民日报》刊出“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的广告。这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这反映出( )
A、 改革开放推动企业经营理念转变
B、 四川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C、 市场经济体制引领国有企业发展
D、 媒体行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试题详情
有学者在评价某制度时指出:它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它既坚定不移地维护了一个中国原则,也充分尊重了两岸三地的历史与现实。下列对该制度描述正确的是( )
A、 最早是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
B、 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C、 贯彻落实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给予了港澳台同胞“民族自决”的政治权利
试题详情
《中国经济 2022年度报告》中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已从2012年的 1086 万家增长到了 2022年的4700多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80%;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达21.4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0.9%,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80.8%;税收占比也由 2012年的49.7%增至2022年的59.60%。这些数据可用于说明( )
A、 非公有制经济已取得社会主体地位
B、 新时期经济建设在全面探索中不断前进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时期
D、 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激发了社会经济活力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 小题,第17 题 20分,第18 题 18 分,第19 题14分,共52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文学,以民间为依托的话本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但因不容于封建社会上层,成就较小。由宋入元,话本为元杂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经验。统治政策的改变也推动了大量文人自觉投入杂剧创作,他们既写现实生活,也写历史题材,极大地提高了杂剧的艺术水平,并开创了文人不依附于封建社会上层,而以民间文艺为依托的创作道路。至明清之际,出现了部分文人全身心投入小说创作,如施耐庵、罗贯中等。他们对传统话本小说、民间艺人的演出以及民间传说,用自己的学识和文学见解,进行艺术创造,诞生了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宽仁、信义、忠信等的肯定和赞扬,对专权、狡诈、残忍、嫉妒、昏庸的厌恶和嘲弄。

——摘编自康耀斌《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分期新界说》

材料二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文指出:“文学革命运动,不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要求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并提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也随之提出要推倒属于正统诗文一脉的“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要建设与起于民间白话文学有关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 这种新文学因为引入了古所“未有之物”,开辟了古所“未有之境”,注入了古所未有的“新思想和新精神”而具有现代属性,进而成就了一种新的文学传统。

——摘编自於可训《从近现代文学革新看传统的转化和发展》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4年,在华尔“洋枪队”的启发下,李鸿章决心创办江南制造局。在上海访购设备时,因丁日昌购下“修船之器甚多,造炮之器甚少”的旗记铁厂(美资)。江南制造局也开始了其轮船修造业务。在船舶修理方面,由于其官办性质,经费的拨给与其生产效益没有关系,使得修船费用高昂,修船周期漫长,在祥生船厂、耶松船厂等外资船厂面前毫无竞争力可言。这也导致北洋水师和轮船招商局的舰船宁可入洋坞修理。最终迫使造船业务从江南机器制造局独立,成立江南船坞。

—摘编自郑英杰《从“四局二坞”浅析晚清官办船舶工业未能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上海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接管了江南造船所(原江南船坞),后更名为“江南造船厂”。20世纪50~60年代,江南造船厂造出我国第一艘03 型潜艇(苏联技术转让)、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有困难找江南”成为了当时的俗语。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造船厂建造的“中国江南巴拿马”型系列散货船,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租船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品牌;液化气船更是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在公务船领域,江南造船厂先后交付了“东方红3”号海洋综合科考船、“雪龙 2”号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等,均处国际领先水平。2018年海上阅兵中的五分之一的舰艇也出自其手。 “十三五”期间,江南造船厂还整合资源成立了江南研究院,开启了以数字造船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

—摘编自余俊伟《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到“世界船坞”——江南造船厂的过去与现在》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好:赞扬  乐:交好  客观:中立  忧:质疑  恶:贬责

——摘编自张亚男等《中国百年发展的外媒形象建构》

根据整体或部分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1